国学666 » 《传习录》 » 卷上 » 陆澄录 > 问:“先儒曰,‘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贤人之言则引而…+

问:“先儒曰,‘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如何?”先生曰:“不然。如此却乃伪也。圣人如天,无往而非天。三光之上天也,九地之下亦天也,天何尝有降而自卑?此所谓‘大而化之’也。贤人如山岳,守其高而已。然百仞者不能引而为千仞,千仞者不能引而为万仞。是贤人未尝引而自高也,引而自高则伪矣。”原文解释

原文(一)

问:“先儒曰,‘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如何?”

翻译(一)

陆澄问:“程颐先生说:‘圣#-666aa;论道是朴素谦卑,而贤#-666aa;不一样,是自我抬#guoxue666-com;。’这样说是什么意思?”

原文(二)

先生曰:“不然。如此却乃伪也。圣人如天,无往而非天。三光note-name:三光1三光:日、月、星辰。之上天也,九地之下亦天也,天何尝有降而自卑?此所谓‘大而化之note-name:大而化之2大而化之:语出《孟子·尽心下》“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意为内心充满善而且光明正大地表现出来便叫“大”,“大”又能融会贯通便叫“圣”。’也。贤人如山岳,守其高而已。然百仞者不能引而为千仞,千仞者不能引而为万仞。是贤人未尝引而自高也,引而自高则伪矣。”

翻译(二)

先生说:“不是这样。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显得虚伪、做作了。圣#-666aa;像天一样,而宇宙间无处不是天。日月星辰之上是天,九泉之下也是天,天什么时候会自降身份到卑微的地位呢?这就是所谓的‘大而化之’吧。而贤#-666aa;#guoxue666-com;山大岳,他们只需坚守着自己的高度罢了。但是百仞高的山不能自拔为千仞,千仞高的山不能自拔为万仞。所以贤#-666aa;从没有抬高过自己,如果抬高了自己就是虚假了。”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翻译

问:“先儒曰,‘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如何?”

陆澄问:“程颐先生说:‘圣#-666aa;论道是朴素谦卑,而贤#-666aa;不一样,是自我抬#guoxue666-com;。’这样说是什么意思?”

先生曰:“不然。如此却乃伪也。圣人如天,无往而非天。三光之上天也,九地之下亦天也,天何尝有降而自卑?此所谓‘大而化之’也。贤人如山岳,守其高而已。然百仞者不能引而为千仞,千仞者不能引而为万仞。是贤人未尝引而自高也,引而自高则伪矣。”

先生说:“不是这样。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显得虚伪、做作了。圣#-666aa;像天一样,而宇宙间无处不是天。日月星辰之上是天,九泉之下也是天,天什么时候会自降身份到卑微的地位呢?这就是所谓的‘大而化之’吧。而贤#-666aa;#guoxue666-com;山大岳,他们只需坚守着自己的高度罢了。但是百仞高的山不能自拔为千仞,千仞高的山不能自拔为万仞。所以贤#-666aa;从没有抬高过自己,如果抬高了自己就是虚假了。”

【原文注释】

〔1〕三光:日、月、星辰。»

〔2〕大而化之:语出《孟子·尽心下》“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意为内心充满善而且光明正大地表现出来便叫“大”,“大”又能融会贯通便叫“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