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安乐的解释

安乐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三国志》明帝纪中的「年春正月,诏太尉司马宣王。率众讨辽东。月,癸卯,以太中大夫韩暨为司徒。癸丑,月犯心距星;又犯心中央大星。夏月,庚子,司徒韩暨薨。壬寅,分沛国萧、相、竹邑、符离、蕲、铚、龙亢、山桑、洨、虹县,为汝阴郡;宋县、陈郡苦县皆属谯郡。以沛、杼秋、公丘、彭城丰国、广戚并县,为沛王国。庚戌,大赦。月,乙亥,月犯心距星,又犯中央大星。月,省渔阳郡之狐奴县,复置安乐县。」篇,“安乐”解释为县名。县治在今北京市顺义区西北。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三少帝纪中的「咸熙元年春正月,壬戌,槛车征邓艾。甲子,行幸长安。壬申,使使者以璧币祀华山。是月,钟会反于蜀,为众所讨。邓艾亦见杀。月,辛卯,特赦诸在益土者。庚申,葬明元郭后。月,丁丑,以司空王祥为太尉,征北将军何曾为司徒,尚书左仆射荀顗为司空。己卯,进晋公爵为王;增封郡,并前。丁亥,封刘禅为安乐公。夏月,庚申,相国晋王奏复等爵。甲戌,改年。癸未,追命舞阳宣文侯为晋宣王,舞阳忠武侯为晋景王。月,镇西将军卫瓘,上雍州兵于成都县获璧、玉印各;印文似“成信”字。依周成王归禾之义,宣示百官,藏于相国府。」篇,“安乐”解释为县名。在今北京市顺义区西北。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后主传中的「后主举家东迁;既至洛阳,策命之曰:“惟景元年月丁亥,皇帝临轩,使太常嘉命刘禅为安乐县公。於戏,其进听朕命!盖统天载物,以咸宁为大;光宅天下,以时雍为盛。故孕育群生者,君人之道也;乃顺承天者,坤元之义也。上下交畅,然后万物协和,庶类获乂。乃者汉氏失统,合震扰。我太祖承运龙兴,弘济极;是用应天顺民,抚有区夏。于时乃考因群杰虎争,服不静,乘间阻远,保据庸蜀;遂使西隅殊封,方外壅隔。自是以来,干戈不戢;元元之民,不得保安其性,几将纪。朕永惟祖考遗志,思在绥缉海,率土同轨;故爰整师,耀威梁、益。公恢崇德度,深秉大正;不惮屈身委质,以爱民全国为贵;降心回虑,应机豹变;履信思顺,以享左右无疆之休。岂不远欤!朕嘉与君公长飨显禄,用考咨前训,开国胙土,率遵旧典,锡兹玄土,苴以白茅;永为魏藩辅。往钦哉!公其祗服朕命,克广德心,以终乃显烈。”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百人,他物称是;子孙为都尉、封侯者余人。尚书令樊建、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秘书令郤正、殿中督张通,并封列侯。公,泰始年薨于洛阳。」篇,“安乐”解释为县名。在今北京市顺义区西北。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贺全吕周钟离传中的「黄武初,魏使曹休来伐;齐以道远后至,因住新市为拒。会洞口诸军遭风流溺,所亡中分,将士失色;赖齐未济,偏军独全,诸将倚以为势。齐性奢绮,尤好军事,兵甲器械极为精好。所乘船,雕刻丹镂,青盖绛襜;干橹戈矛,葩(瓜)爪文画;弓弩矢箭,咸取上材;蒙冲、斗舰之属,望之若山。休等惮之,遂引军还。迁后将军,假节,领徐州牧。初,晋宗为戏口将,以众叛如魏;还为蕲春太守,图袭安乐,取其保质。权以为耻忿,因军初罢,月盛夏,出其不意;诏齐督麋芳、鲜于丹等袭蕲春,遂生虏宗。后年卒。子达及弟景,皆有令名,为佳将。」篇,“安乐”解释为地名。即安乐浦。在今湖北黄石市北。 原文 »

下一词汇:“君子”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