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尺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淮南子》第三卷 天文训中的「日冬至则斗北中绳,阴气极,阳气萌,故曰冬至为德。日夏至则斗南中绳,阳气极,阴气萌,故曰夏至为刑,阴气极则北至北极,下至黄泉,故不可以凿地穿井。万物闭藏,蛰虫首穴,故曰德在室。阳气极则南至南极,上至朱天,故不可以夷丘上屋。万物蕃息,五谷兆长,故曰德在野。日冬至则水从之,日夏至则火从之,故五月火正而水漏,十一月水正而阴胜。阳气为火,阴气为水。水胜,故夏至湿;火胜,故冬至燥。燥故炭轻,湿故炭重。日冬至,井水盛,盆水溢,羊脱毛,麋角解,鹊始巢,八尺之修,日中而景丈三尺。日夏至而流黄泽,石精出,蝉始鸣,半夏生,蚊虻不食驹犊,鸷鸟不搏黄口,八尺之景,修径尺五寸,景修则阴气胜,景短则阳气胜。阴气胜则为水,阳气胜则为旱。」篇,“八尺”解释为:测日影的表。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篇,“八尺”解释为:根据 20 世纪的 90 年代所能见到的大量考古实物资料,三国时期的每尺长度,相当于现今 24 厘米。所以当时的八尺,相当于现今 1.92 米左右。 原文 »
〔3〕出自《菜根谭》目录-闲适中的「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须百般计较?书读五车,才分八斗,未闻一日清闲。」篇,“八尺”解释为:指床。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