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斜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京都上-班孟坚中的「“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寔曰长安。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众流之隈,汧涌其西。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防御之阻,则天地之隩区焉。是故横被六合,三成帝畿。周以龙兴,秦以虎视;及至大汉受命而都之也,仰悟东井之精,俯协河图之灵,奉春建策,留侯演成,天人合应,以发皇明,乃眷西顾,寔惟作京。」篇,“褒斜”解释为:即褒斜谷。在陕西西南。南口称褒谷,北口称斜谷,全长四百七十里。褒斜道是汉以后往来秦岭南北的要道。陇首:即陇山。为陕甘要隘。 原文 »
〔2〕出自《文选》畋猎下-扬子云中的「明年,上将大夸胡人以多禽兽。秋,命右扶风发民入南山。西自褒斜,东至弘农,南驱汉中,张罗罔罝罘,捕熊罴豪猪,虎豹狖玃,狐兔麋鹿,载以槛车,输长杨射熊馆。以网为周阹,纵禽兽其中,令胡人手搏之,自取其获,上亲临观焉。是时,农民不得收敛。雄从至射熊馆,还,上《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其辞曰:」篇,“褒斜”解释为:古通道名。也称褒斜谷,在今陕西西南,是沿褒水、斜水所形成的河谷。 原文 »
〔3〕出自《文选》纪行下-潘安仁中的「倦狭路之迫隘,轨踦 以低仰。蹈秦郊而始辟,豁爽垲以宏壮。黄壤千里,沃野弥望。华实纷敷,桑麻条畅。邪界褒斜,右滨汧陇。宝鸡前鸣,甘泉后涌。面终南而背云阳,跨平原而连嶓冢。九嵕 ,太一 。吐清风之 戾,纳归云之郁蓊。南有玄灞素浐,汤井温谷。北有清渭浊泾,兰池周曲。浸决郑白之渠,漕引淮海之粟。林茂有鄠之竹,山挺蓝田之玉。班述陆海珍藏,张叙神皋隩区。此西宾所以言于东主,安处所以听于凭虚也。可不谓然乎?」篇,“褒斜”解释为:古通道名。也称褒斜道、褒斜谷,在今陕西西南。 原文 »
〔4〕出自《文选》铭-张孟阳中的「岩岩梁山,积石峨峨。远属荆、衡,近缀岷、嶓。南通邛、僰,北达褒斜。狭过彭、碣,高逾嵩、华。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世浊则逆,道清斯顺。闭由往汉,开自有晋。秦得百二,并吞诸侯。齐得十二,田生献筹。矧兹狭隘,土之外区。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昔在武侯,中流而喜。山河之固,见屈吴起。兴实在德,险亦难恃。洞庭孟门,二国不祀。自古迄今,天命匪易。凭阻作昏,鲜不败绩。公孙既灭,刘氏衔璧。覆车之轨,无或重迹。勒铭山阿,敢告梁、益。」篇,“褒斜”解释为:古通道名。也称褒斜道、褒斜谷。为沿褒水、斜水所形成的河谷。势险峻,历代凿山架木,于中绝壁修成栈道,旧时为川陕交通要道。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