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发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太平广记》谄佞中的「程伯献」篇,“被发”解释为:发不束而披散。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中的「男子无大小,皆黥面文身。自古以来,其使诣中国,皆自称“大夫”。夏后少康之子封于会稽,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今倭水人好沉没捕鱼蛤,文身亦以厌大鱼水禽;后稍以为饰。诸国文身各异:或左或右,或大或小,尊卑有差。计其道里,当在会稽、东冶之东。其风俗不淫。男子皆露u ,以木绵招头。其衣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妇人被发屈u。作衣如单被,穿其中央,贯头衣之。种禾稻、纻麻。蚕桑、缉绩,出细纻、缣、绵。其地无牛、马、虎、豹、羊、鹊。兵用矛、楯、木弓。木弓短下长上,竹箭或铁镞,或骨镞。所有无与儋耳、朱崖同。倭地温暖。冬夏食生菜,皆徒跣。有屋室,父母兄弟卧息异处。以朱丹涂其身体,如中国用粉也。食饮用笾豆,手食。其死,有棺无椁,封土作冢。始死,停丧余日;当时不食肉,丧主哭泣,他人就歌舞饮酒。已葬,举家诣水中澡浴,以如练沐。其行来渡海诣中国,恒使人不梳头,不去虮虱,衣服垢污,不食肉,不近妇人;如丧人,名之为“持衰”。若行者吉善,共雇其生口、财物;若有疾病,遭暴害,便欲杀之,谓其持衰不谨。出真珠、青玉。其山有丹。其木有柟、杼、豫樟、楺枥、投橿、乌号、枫香;其竹篠簳、桃支。有姜、橘、椒、蘘荷,不知以为滋味。有猕猴、黑雉。其俗:举事行来,有所云为,辄灼骨而卜,以占吉凶;先告所卜,其辞如令龟法,视火坼占兆。其会同坐起,父子男女无别。人性嗜酒。见大人、所敬,但搏手以当跪拜。其人寿考,或百年,或年。其俗,国多女子大人皆妇,下户或妇。妇人不淫,不妒忌。不盗窃,少争讼。其犯法:轻者没其妻子,重者灭其门户。及宗族尊卑,各有差序,足相臣服。收租赋;有邸阁。国国有市,交易有无,使大倭监之。自女王国以北,特置大率,检察诸国;诸国畏惮之:常治伊都国,于国中有如刺史。王遣使诣京都、带方郡、诸韩国,及郡使倭国,皆临津搜露;传送文书赐遗之物诣女王,不得差错。下户与大人相逢道路,逡巡入草。传辞说事,或蹲或跪,两手据地,为之恭敬。对应声曰“噫”,比如“然、诺”。」篇,“被发”解释为:被(pī)发,打散头发。屈紒:指把打散的头发下半部分屈起成髻。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张顾诸葛步传中的「权称尊号。拜骠骑将军,领冀州牧。是岁,都督西陵,代陆逊抚境。顷以冀州在蜀分,解牧职。时权太子登驻武昌,爱人好善。与骘书曰:“夫贤人君子,所以兴隆大化,佐理时务者也。受性暗蔽,不达道数;虽实区区欲尽心于明德,归分于君子;至于远近士人先后之宜,犹或缅焉,未之能详。《传》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斯其义也,岂非所望于君子哉!”骘于是条于时事业在荆州界者,诸葛瑾、陆逊、朱然(程普)程秉、潘濬、裴玄、夏侯承、卫旌、李肃、周条、石幹人,甄别行状。因上疏奖劝曰:“臣闻人君不亲小事,百官有司各任其职。故舜命贤,则无所用心;弹弦之琴,咏南风之诗:不下堂庙,而天下治也。齐桓用管仲,被发载车;齐国既治,又致匡合。近汉高祖揽杰以兴帝业,西楚失雄俊以丧成功。汲黯在朝,淮南寝谋;郅都守边,匈奴窜迹。故贤人所在,折冲万里;信国家之利器,崇替之所由也。方今王化未被于汉北,河、洛之滨尚有僭逆之丑:诚揽英雄拔俊任贤之时也。愿明太子重以经意,则天下幸甚!”」篇,“被发”解释为:被(pī)发,散开头发。《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记载,齐桓公任用管仲、鲍叔,自己天天散开头发带着美女到市内游玩。 原文 »
〔4〕出自《庄子》外篇-达生中的「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齐俱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曰,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篇,“被发”解释为:披散着头发。行歌,边走边哼着歌谣,显出潇洒悠闲的样子。塘下:岸边。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