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三国志》武帝纪中的「吕布复为袁术,使高顺攻刘备。公遣夏侯惇救之,不利;备为顺所败。月,公东征布。冬月,屠彭城,获其相侯谐。进至下邳,布自将骑逆击。大破之,获其骁将成廉,追至城下。布恐,欲降。陈宫等沮其计,求救于术,劝布出战。战又败,乃还固守;攻之不下。时公连战,士卒疲,欲还;用荀攸、郭嘉计,遂决泗、沂水以灌城。月余,布将宋宪、魏续等执陈宫,举城降。生擒布、宫,皆杀之。太山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各聚众。布之破刘备也,霸等悉从布。布败,获霸等,公厚纳待,遂割青、徐州附于海以委焉。分琅邪、东海、北海为城阳、利城、昌虑郡。初,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篇,“北海”解释为:王国名。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利城:郡名。治所在今江苏赣榆区西。昌虑:郡名。治所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王卫二刘傅传中的「始,文帝为官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粲与北海徐幹字伟长、广陵陈琳字孔璋、陈留阮瑀字元瑜、汝南应玚字德琏、东平刘桢字公幹,并见友善。幹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官将文学。琳前为何进主簿。进欲诛诸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方猛将,并使引兵向京城,欲以劫恐太后。琳谏进曰:“《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以此行事,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违经合道,天人顺之;而反释其利器,更征于他。大兵合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进不纳其言,竟以取祸。琳避难冀州,袁绍使典文章。袁氏败,琳归太祖。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谢罪,太祖爱其才而不咎。瑀少受学于蔡邕。建安中,都护曹洪欲使掌书记,瑀终不为屈。太祖并以琳、瑀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琳徙门下督,瑀为仓曹掾、属。」篇,“北海”解释为:王国名。治所在今山东昌乐县西。东汉制度,宗室亲王的封地为一郡,凡郡成为亲王封地就改称为国,郡太守也改称为国相。徐幹是北海国剧县(今山东昌乐县西)人。广陵:郡名。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陈琳是广陵郡广陵县(今江苏扬州市西北)人。陈留:郡名。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阮瑀是陈留郡尉氏县(今河南尉氏县)人。汝南:郡名。治所在今河南平舆县西北。应玚是汝南郡南顿县(今河南项城西)人。东平:王国名。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东南。刘桢是东平国宁阳县(今山东宁阳县西南)人。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许麋孙简伊秦传中的「孙乾字公佑,北海人也。先主领徐州,辟为从事。后随从周旋。先主之背曹公,遣乾自结袁绍;将适荆州,乾又与麋竺俱使刘表:皆如意指。后表与袁尚书,说其兄弟分争之变,曰:“每与刘左将军、孙公佑共论此事,未尝不痛心入骨,相为悲伤也。”其见重如此。先主定益州,乾自从事中郎为秉忠将军;见礼次麋竺,与简雍同等。顷之,卒。」篇,“北海”解释为:王国名。治所在今山东昌乐县西。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刘繇太史慈士燮传中的「北海相孔融闻而奇之;数遣人讯问其母,并致饷遗。时融以黄巾寇暴,出屯都昌,为贼管亥所围。慈从辽东还,母谓慈曰:“汝与孔北海,未尝相见。至汝行后,赡恤殷勤,过于故旧。今为贼所围,汝宜赴之!”慈留日,单步径至都昌。时围尚未密,夜伺间隙,得入见融。因求兵出斫贼,融不听,欲待外救;未有至者,而围日逼。融欲告急平原相刘备,城中人无由得出。慈自请求行,融曰:“今贼围甚密,众人皆言不可;卿意虽壮,无乃实难乎?”慈对曰:“昔府君倾意于老母,老母感遇,遣慈赴府君之急;固以慈有可取,而来必有益也。今众人言不可,慈亦言不可;岂府君爱顾之义,老母遣慈之意邪!事已急矣,愿府君无疑!”融乃然之。于是严行蓐食,须明,便带鞬摄弓上马;将两骑自随,各作的持之,开门直出。外围下左右人并惊骇,兵马互出。慈引马至城下堑内,植所持的各,出射之;射之毕,径入门。明晨,复如此,围下人或起或卧;慈复植的,射之毕,复入门。明晨,复出如此,无复起者;于是(下)鞭马,直突围中驰去。比贼觉知,慈行已过;又射杀数人,皆应弦而倒,故无敢追者。遂到平原,说备曰:“慈,东莱之鄙人也。与孔北海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名志相好,有分灾共患之义。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以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区区,延颈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围,从万死之中自托于君:惟君所以存之!”备敛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即遣精兵千人,随慈。贼闻兵至,解围散走。融既得济,益奇贵慈。曰:“卿,吾之少友也!”事毕,还启其母。母曰:“我喜汝有以报孔北海也!”扬州刺史刘繇,与慈同郡。慈自辽东还,未与相见,暂渡江到曲阿见繇;未去,会孙策至。或劝繇可以慈为大将(军),繇曰:“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但使慈侦视轻重:时独与骑,猝遇策。策从骑,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于是解散。慈当与繇俱奔豫章,而遁于芜湖,亡入山中,称丹杨太守。是时,策已平定宣城以东,惟泾以西县未服。慈因进住泾县,立屯府,大为山越所附。策躬自攻讨,遂见囚执。」篇,“北海”解释为:王国名。治所在今山东昌乐县西。孔融(公元 153—208):传见本书卷十二《崔琰传》裴注引《续汉书》、《九州春秋》、《汉纪》。又见《后汉书》卷七十。 原文 »
〔5〕出自《三国志》吴范刘惇赵达传中的「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后依刘繇,避乱江东。繇军败,仪徙会稽。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材,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又令教诸公子书学。」篇,“北海”解释为:王国名。治所在今山东昌乐县西。营陵:县名。县治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 原文 »
〔6〕出自《山海经》第四卷 东山经-东次四经中的「又东次四经之首,曰北号之山,临于北海。有木焉,其状如杨,赤华,其实如枣而无核,其味酸甘,食之不疟。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有兽焉,其状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名曰猲狙,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雀,亦食人。」篇,“北海”解释为:水名,今莱州湾。 原文 »
〔7〕出自《山海经》第八卷 海外北经中的「北海内有兽,其状如马,名曰[马匋(左右)][马余(左右)]。有兽焉,其名曰驳,状如白马,锯牙,食虎豹。有素兽焉,状如马,名曰蛩蛩。有青兽焉,状如虎,名曰罗罗。?」篇,“北海”解释为:古代泛指北方僻远之地。 原文 »
〔8〕出自《山海经》第十四卷 大荒东经中的「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黄帝生禺?,?禺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处东海,是惟海神。」篇,“北海”解释为:古代泛指我国北方偏远之地。秦汉时也指里海、贝加尔湖等。 原文 »
〔9〕出自《山海经》第十七卷 大荒北经中的「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强。」篇,“北海”解释为:古代泛指北方偏远之地。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原文 »
〔10〕出自《山海经》第十八卷 海内经中的「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天毒,其人水居,偎人爱之。」篇,“北海”解释为:今渤海。 原文 »
〔11〕出自《山海经》第十八卷 海内经中的「北海之内,有蛇山者,蛇水出焉,东入于海。有五采之鸟,飞蔽一乡,名曰翳鸟。又有不距之山,巧倕葬其西。」篇,“北海”解释为:水名。 原文 »
〔12〕出自《山海经》第十八卷 海内经中的「北海之内,有反缚盗械、带戈常倍之佐,名曰相顾之尸。」篇,“北海”解释为:水名。 原文 »
〔13〕出自《山海经》第十八卷 海内经中的「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有大幽之国。有赤胫之民。」篇,“北海”解释为:水名,可能是今贝加尔湖。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