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鸧鹒的解释

鸧鹒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志中-张平子中的「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篇,“鸧鹒”解释为鸧鹒(cāng gēng),鸟名。即黄莺。 原文 »

〔2〕出自《文选》情-宋玉中的「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袪,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恍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复称诗曰:‘寤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篇,“鸧鹒”解释为鸧鹒(cāng gēng),黄鹂。喈喈(jiē):鸟鸣声。 原文 »

〔3〕出自《文选》杂诗上-王正长中的「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篇,“鸧鹒”解释为也作“仓庚”,即黄莺,鸣于春。《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原文 »

〔4〕出自《楚辞》九思中的「悼乱」篇,“鸧鹒”解释为鸧鹒(cāng gēng),黄鹂,又作“仓庚”。喈喈(jiē):禽鸟和鸣声。 原文 »

下一词汇: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