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玉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山海经》第二卷 西山经-西山一经中的「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其上多乔木,其阴多铁。有草焉,其名曰黄雚,其状如樗,其叶如麻,白华而赤实,其状如赭,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阳多竹箭,多苍玉。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多人鱼。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笄而黑端,名曰豪彘。」篇,“苍玉”解释为:灰白色的玉。 原文 »
〔2〕出自《山海经》第三卷 北山经-北次二经中的「又北二百里,曰狐岐之山,无草木,多青碧。胜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汾水,其中多苍玉。」篇,“苍玉”解释为:灰白色的玉。 原文 »
〔3〕出自《山海经》第三卷 北山经-北次三经中的「又东三百五十里,曰贲闻之山,其上多苍玉,其下多黄垩,多涅石。」篇,“苍玉”解释为:灰白色的玉。 原文 »
〔4〕出自《山海经》第三卷 北山经-北次三经中的「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垩,多涅石。」篇,“苍玉”解释为:灰白色的玉。 原文 »
〔5〕出自《山海经》第四卷 东山经-东次四经中的「又南三百二十里,曰东始之山,上多苍玉。有木焉,其状如杨而赤理,其汁如血,不实,其名曰芑,可以服马。泚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美贝,多茈鱼,其状如鲋,一首而十身,其臭如麋芜,食之不。一首而十身,其臭如麋芜鱃,食之不[米弗(左右)]。」篇,“苍玉”解释为:灰白色的玉。 原文 »
〔6〕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三经中的「又东二十里,曰和山,其上无草木而多瑶、碧,实惟河之九都。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苍玉。吉神泰逢司之,其状如人而虎尾,是好居于萯山之阳,出入有光。泰逢神动天地气也。」篇,“苍玉”解释为:灰白色的玉。 原文 »
〔7〕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五经中的「又北十里,曰超山,其阴多苍玉,其阳有井,冬有水而夏竭。」篇,“苍玉”解释为:灰白色的玉。 原文 »
〔8〕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五经中的「又东十里,曰尸山,多苍玉,其兽多麖。尸水出焉,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美玉。?」篇,“苍玉”解释为:灰白色的玉。 原文 »
〔9〕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六经中的「又西九十里,曰常烝之山,无草木,多垩。潐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苍玉。菑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篇,“苍玉”解释为:灰白色的玉。 原文 »
〔10〕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七经中的「又东五十二里,曰放皋之山。明水出焉,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苍玉。有木焉,其叶如槐,黄华而不实,其名曰蒙木,服之不惑。有兽焉,其状如蜂,枝尾而反舌,善呼,其名曰文文。」篇,“苍玉”解释为:灰白色的玉。 原文 »
〔11〕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七经中的「又北三十里,曰婴梁之山,上多苍玉,錞于玄石。」篇,“苍玉”解释为:灰白色的玉。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