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蚕室的解释

蚕室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世说新语》排调 第二十五中的「褚季野问孙盛:“卿国史何当成?”孙云:“久应竟,在公无暇,故至今日。”褚曰:“古人‘述而不作’,何必在蚕室中!”」篇,“蚕室”解释为执行宫刑和受宫刑者所居的狱室。指司马迁受宫刑写《史记 》一事。司马迁因李陵事件被判宫刑,刚受过宫刑的人畏风寒,要居于蚕室中调养,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了《史记》。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钟繇华歆王朗传中的「帝尝问曰:“汉桓帝时,白马令李云,上书言:‘帝者,谛也……是帝欲不谛。’当何得不死?”肃对曰:“但为言失逆顺之节;原其本意,皆欲尽心,念存补国。且帝者之威,过于雷霆;杀匹夫,无异蝼蚁。宽而宥之,可以示容受切言,广德宇于天下。故臣以为杀之未必为是也。”帝又问:“司马迁以受刑之故,内怀隐切;著《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对曰:“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刘向、扬雄服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谓之实录。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于今此两纪,有录无书。后遭李陵事,遂下迁蚕室。此为隐切在孝武,而不在于史迁也。”」篇,“蚕室”解释为养蚕的蚕房。蚕房温暖不透风,受宫刑的人怕外感风寒,要在蚕房养伤,所以下蚕室意指受宫刑。 原文 »

〔3〕出自《西京杂记》卷六中的「书太史公事」篇,“蚕室”解释为狱名,受宫刑的人所居之室,宫室密闭,内蓄温火,如养蚕之室。亦代指宫刑。宫刑为古代五刑之一。司马迁《报任安书》曰:“李陵既生降,[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29215号"]/pic/texts/czwzi-iziwv.png[/img]其家声,而仆又茸以蚕室,重为天下观笑。”颜师古注曰:“蚕室,初腐刑所居温密之室也。谓推致蚕室之中也。”《三辅黄图》卷六曰:“蚕室,行腐刑之所也。司马迁下蚕室。”《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曰:“冬十月癸酉,诏死罪系囚皆一切募下蚕室。”李贤注曰:“蚕室,宫刑狱名,宫刑者畏风,须暖,作窨室蓄火如蚕室,因以名焉。” 原文 »

下一词汇:惨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