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校尉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三国志》诸夏侯曹传中的「爽字昭伯。少以宗室谨重,明帝在东宫,甚亲爱之。及即位,为散骑侍郎。累迁城门校尉,加散骑常侍;转武卫将军,宠待有殊。帝寝疾,乃引爽入卧内,拜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与太尉司马宣王,并受遗诏辅少主。明帝崩,齐王即位,加爽侍中,改封武安侯,邑万千户;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丁谧画策,使爽白天子发诏,转宣王为太傅;外以名号尊之,内欲令尚书奏事,先来由己,得制其轻重也。爽弟羲为中领军,训武卫将军,彦散骑常侍、侍讲;其余诸弟,皆以列侯侍从,出入禁闼:贵宠莫盛焉。南阳何晏、邓飏、李胜,沛国丁谧,东平毕轨,咸有声名,进趋于时;明帝以其浮华,皆抑黜之。及爽秉政,乃复进叙,任为腹心。飏等欲令爽立威名于天下,劝使伐蜀;爽从其言,宣王止之不能禁。正始年,爽乃西至长安,大发卒万人,从骆谷入。是时,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入谷行数百里,贼因山为固,兵不得进。爽参军杨伟为爽陈形势:“宜急还,不然将败。”飏与伟争于爽前,伟曰:“飏、胜将败国家事,可斩也!”爽不悦,乃引军还。」篇,“城门校尉”解释为:官名。负责京城洛阳十二座城门的警卫和过往行人盘查。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桓二陈徐卫卢传中的「帝既践阼,为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徙城门校尉,旬月迁司隶校尉。转散骑常侍,从至广陵,军乘舟;风浪暴起,帝船回倒;宣病在后,陵波而前,群僚莫先至者。帝壮之,迁尚书。明帝即位,封津阳亭侯,邑百户。中领军桓范荐宣曰:“臣闻帝王用人,度世授才:争夺之时,以策略为先;分定之后,以忠义为首。故晋文行舅犯之计,而赏雍季之言;高祖用陈平之智,而托后于周勃也。窃见尚书徐宣,体忠厚之行,秉直亮之性;清雅特立,不(拘)随世俗;确然难动,有社稷之节;历位州郡,所在称职。今仆射缺,宣行掌后事;腹心任重,莫宜宣者。”帝遂以宣为左仆射。后加侍中、光禄大夫。车驾幸许昌,总统留事。帝还,主者奏呈文书。诏曰:“吾省与仆射省何异?”竟不视。尚方令坐猥见考竟,宣上疏陈威刑太过;又谏作宫殿穷尽民力:帝皆手诏嘉纳。宣曰:“有悬车之礼;今已,可以去矣。”乃固辞疾逊位,帝终不许。青龙年,薨;遗令布衣疏巾,敛以时服。诏曰:“宣体履至实,直内方外;历在朝,公亮正色,有托孤寄命之节。可谓柱石臣也。常欲倚以台辅;未及登之,惜乎大命不永!其追赠车骑将军,葬如公礼。”谥曰贞侯。子钦嗣。」篇,“城门校尉”解释为:官名。负责警卫京城洛阳的十二座城门。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妃嫔传中的「孙亮全夫人,全尚女也。(尚)从祖母公主爱之,每进见辄与俱。及潘夫人母子有宠,全主自以与孙和母有隙,乃劝权,为潘氏男亮纳夫人,亮遂为嗣。夫人立为皇后,以尚为城门校尉,封都亭侯。代滕胤为太常,卫将军,进封永平侯,录尚书事。时全氏侯有人,并典兵马;其余为侍郎、骑都尉,宿卫左右:自吴兴,外戚贵盛莫及。及魏大将诸葛诞以寿春来附,而全怿、全端、全祎、全仪等,并因此际降魏;全熙谋泄见杀:由是诸全衰弱。会孙綝废亮为会稽王,后又黜为候官侯;夫人随之国,居候官。尚将家属徙零陵,追见杀。」篇,“城门校尉”解释为:官名。负责警卫管理京城的各城门。 原文 »
〔4〕出自《容斋随笔》妃嫔传中的「汉丞相」篇,“城门校尉”解释为:汉武帝时置。掌京城诸城门警卫,领城门屯兵,职显任重,多以重臣监领。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