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尊号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建安年,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先主,使击张鲁。亮与关羽镇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年,群下劝先主称尊号,先主未许。亮说曰:“昔吴汉、耿弇等初劝世祖即帝位,世祖辞让,前后数,耿纯进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世祖感纯言深至,遂然诺之。今曹氏篡汉,天下无主;大王刘氏苗族,绍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随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纯言耳。”先主于是即帝位。策亮为丞相曰:“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统;兢兢业业,不敢康宁;思靖百姓,惧未能绥。於戏!丞相亮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亮以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篇,“称尊号”解释为:称帝。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黄李吕马王张传中的「先主假权偏将军。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权进曰:“若失汉中,则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于是先主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鲁已还南郑,北降曹公。然卒破杜濩、朴胡,杀夏侯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先主为汉中王,犹领益州牧,以权为治中从事。及称尊号,将东伐吴。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先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及吴将军陆议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而道隔绝,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有司执法,白收权妻子。先主曰;“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待之如初。」篇,“称尊号”解释为:称帝。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中的「是时,或间坚于术;术怀疑,不运军粮。阳人,去鲁阳百余里;坚夜驰见术,画地计校,曰:“所以出身不顾,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仇;坚与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将军受谮润之言,还相嫌疑!”术踧踖,即调发军粮,坚还屯。卓惮坚猛壮,乃遣将军李傕等来求和亲;令坚列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许表用之。坚曰:“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族,悬示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复进军大谷,距雒里。卓寻徙都西入关,焚烧雒邑。坚乃前,入至雒;修诸陵,平塞卓所发掘。讫,引军还住鲁阳。初平()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于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兄子贲,帅将士众就术;术复表贲为豫州刺史。坚子:策、权、翊、匡。权既称尊号,谥坚曰武烈皇帝。」篇,“称尊号”解释为:即称帝。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中的「潘濬字承明,武陵汉寿人也。弱冠从宋仲子受学。年未,荆州牧刘表,辟为部江夏从事。时沙羡长赃秽不修,濬按杀之,郡震竦。后为湘乡令,治甚有名。刘备领荆州,以濬为治中从事。备入蜀,典留州事。孙权杀关羽,并荆土;拜濬辅军中郎将,授以兵。迁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权称尊号,拜为少府。进封刘阳侯。迁太常。溪蛮夷叛乱盘结,权假濬节,督诸军讨之;信赏必行,法不可干;斩首获生,盖以万数。自是群蛮衰弱,方宁静。先是,濬与陆逊俱驻武昌,共掌留事。还,复故。」篇,“称尊号”解释为:指称帝。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