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踧踖的解释

踧踖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世说新语》言语 第二中的「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篇,“踧踖”解释为踧踖(cùjí),坐立不安的样子,含贬义。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和常杨杜赵裴传中的「文帝践阼,迁少府,封乐阳亭侯。转大司农。明帝即位,进封高阳乡侯,徙光禄勋、太常。晋宣王以林乡邑耆德,每为之拜。或谓林曰:“司马公贵重,君宜止之。”林曰:“司马公自欲敦长幼之叙,为后生之法。贵,非吾之所畏;拜,非吾之所制也。”言者踧踖而退。时论以林节操清峻,欲致之公辅。而林遂称疾笃,拜光禄大夫。年,薨。追赠骠骑将军,葬如公礼,谥曰贞侯。子旹嗣。为泰山太守,坐法诛。旹弟静绍封。」篇,“踧踖”解释为踧踖(cù j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中的「是时,或间坚于术;术怀疑,不运军粮。阳人,去鲁阳百余里;坚夜驰见术,画地计校,曰:“所以出身不顾,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仇;坚与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将军受谮润之言,还相嫌疑!”术踧踖,即调发军粮,坚还屯。卓惮坚猛壮,乃遣将军李傕等来求和亲;令坚列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许表用之。坚曰:“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族,悬示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复进军大谷,距雒里。卓寻徙都西入关,焚烧雒邑。坚乃前,入至雒;修诸陵,平塞卓所发掘。讫,引军还住鲁阳。初平()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于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兄子贲,帅将士众就术;术复表贲为豫州刺史。坚子:策、权、翊、匡。权既称尊号,谥坚曰武烈皇帝。」篇,“踧踖”解释为踧踖(cù jí),局促不安的样子。 原文 »

下一词汇:崔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