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大故的解释

大故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滕文公章句上凡五章中的「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然友之邹问于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篇,“大故”解释为重大的不幸。 原文 »

〔2〕出自《周礼》天官 冢宰-膳夫中的「大丧则不举,大荒则不举,大札则不举,天地有灾则不举,邦有大故则不举。」篇,“大故”解释为重大事故,指兵寇、刑杀等事。郑《注》曰:“寇戎之事。” 原文 »

〔3〕出自《周礼》地官 司徒-大司徒中的「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于王门,令无节者不行于天下。」篇,“大故”解释为王驾崩和敌寇入侵。郑《注》曰:“谓王崩及寇兵也。” 原文 »

〔4〕出自《周礼》地官 司徒-乡大夫中的「国大询于众庶,则各帅其乡之众寡而致于朝。国有大故,则令民各守其闾,以待政令。以旌节辅令,则达之。」篇,“大故”解释为贾《疏》曰:“谓灾变、寇戎之等。” 原文 »

〔5〕出自《周礼》春官 宗伯-肆师中的「若国有大故,则令国人祭。岁时之祭祀亦如之。」篇,“大故”解释为郑《注》曰:“水早凶荒。” 原文 »

下一词汇:大鸿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