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荡荡的解释

荡荡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列子》仲尼篇中的「商太宰见孔子曰:“丘圣者欤?”孔子曰:“圣则丘何敢,然则丘博学多识者也。”商太宰曰:“三王圣者欤?”孔子曰:“三王善任智勇者,圣则丘弗知。”曰:“五帝圣者欤?”孔子曰:“五帝善任仁义者,圣则丘弗知。”曰:“三皇圣者欤?”孔子曰:“三皇善任因时者,圣则丘弗知。”商太宰大骇,曰:“然则孰者为圣?”孔子动容有间,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丘疑其为圣。弗知真为圣欤?真不圣欤?”商太宰嘿然心计曰:“孔丘欺我哉!”」篇,“荡荡”解释为浩大貌;空旷貌。 原文 »

〔2〕出自《文选》序下-王元长中的「皇帝体膺上圣,运钟下武。冠五行之秀气,迈三代之英风。昭章云汉,晖丽日月。牢笼天地,弹压山川。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泽普汜而无私,法含弘而不杀。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念负重于春冰,怀御奔于秋驾。可谓巍巍弗与,荡荡谁名。秉灵图而非泰,涉孟门其何崄。」篇,“荡荡”解释为广博貌。谓恩惠广博。名:称说,赞扬。《论语·泰伯》:“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原文 »

〔3〕出自《文选》史论上-干令升中的「礼法刑政,于此大坏。如室斯构,而去其凿契;如水斯积,而决其堤防;如火斯畜,而离其薪燎也。国之将亡,本必先颠,其此之谓乎?故观阮籍之行,而觉礼教崩弛之所由;察庾纯、贾充之事,而见师尹之多僻;考平吴之功,知将帅之不让;思郭钦之谋,而悟戎狄之有衅;览傅玄、刘毅之言,而得百官之邪;核傅咸之奏、钱神之论,而睹宠赂之彰。民风国势如此,虽以中庸之才、守文之主治之,辛有必见之于祭祀,季札必得之于声乐,范燮必为之请死,贾谊必为之痛哭,又况我惠帝以荡荡之德临之哉!故贾后肆虐于六宫,韩午助乱于外内,其所由来者渐矣,岂特系一妇人之恶乎!」篇,“荡荡”解释为《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郑笺:“荡荡,法度废坏之貌。” 原文 »

〔4〕出自《文选》论四-刘孝标中的「夫圣人之言,显而晦,微而婉,幽远而难闻,河汉而不测。或立教以进庸怠,或言命以穷性灵。积善余庆,立教也,凤鸟不至,言命也。今以其片言,辩其要趣,何异乎夕死之类而论春秋之变哉?且荆昭德音,丹云不卷;周宣祈雨,珪璧斯罄。于叟种德,不逮勋、华之高;延年残犷,未甚东陵之酷。为善一,为恶均,而祸福异其流,废兴殊其迹。荡荡上帝,岂如是乎?《诗》云:“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故善人为善,焉有息哉?」篇,“荡荡”解释为广大貌。《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 原文 »

〔5〕出自《尚书》虞书-尧典中的「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于!鲧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篇,“荡荡”解释为形容水奔突涌动的样子。怀,包围。襄凌,淹没了的丘陵。襄,凌驾,此处指淹没。 原文 »

〔6〕出自《楚辞》九叹中的「离世」篇,“荡荡”解释为空阔广大的样子。 原文 »

下一词汇:当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