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粟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山海经》第一卷 南山经-南次二经中的「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囟比(左右)],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痺,其名曰鴸,其鸣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篇,“丹粟”解释为:朱砂。 原文 »
〔2〕出自《山海经》第二卷 西山经-西山一经中的「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兽多猛豹,鸟多尸鸠。」篇,“丹粟”解释为:丹砂。 原文 »
〔3〕出自《山海经》第二卷 西山经-西山一经中的「西南三百八十里,曰皋涂之山,蔷水出焉,西流注于诸资之水;涂水出焉,南流注于集获之水。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银、黄金,其上多桂木。有白石焉,其名曰礜,可以毒鼠。有草焉,其状如藳茇,其叶如葵而赤背,名曰无条,可以毒鼠。有兽焉,其状如鹿而白尾,马足人手而四角,名曰玃如。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足,名曰数斯,食之已瘿。」篇,“丹粟”解释为:丹砂。 原文 »
〔4〕出自《山海经》第二卷 西山经-西山一经中的「又西二百五十里,曰騩山,是錞于西海,无草木,多玉。凄水出焉,西流注于海,其中多采石、黄金,多丹粟。」篇,“丹粟”解释为:丹砂。 原文 »
〔5〕出自《山海经》第二卷 西山经-西次二经中的「西南二百里,曰鸟危之山,其阳多磬石,其阴多檀、楮,其中多女床。鸟危之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篇,“丹粟”解释为:朱砂。 原文 »
〔6〕出自《山海经》第二卷 西山经-西次三经中的「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蠃母,其上多青、雄黄,多藏琅玕、黄金、玉,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采黄金、银。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其中多玉,其阴多榣木之有若。北望诸[囟比(左右)],槐鬼离仑居之,鹰鹯之所宅也。东望恒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抟。爰有淫水,其清洛洛。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篇,“丹粟”解释为:丹砂。 原文 »
〔7〕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八经中的「中次八经荆山之首,曰景山,其上多金、玉,其木多杼、檀。雎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鱼。」篇,“丹粟”解释为:丹砂。 原文 »
〔8〕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九经中的「又东北三百里,曰隅阳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其木多梓、桑,其草多茈。徐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篇,“丹粟”解释为:丹砂。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