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山海经》第十卷 海内南经中的「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丹山在丹阳南,丹阳居属也。」篇,“丹阳”解释为:古都邑名,在今湖北秭归东南部。 原文 »
〔2〕出自《文选》碑文上-王仲宝中的「泰始之初,入为侍中。曾不移朔,迁吏部尚书。是时天步初夷,王涂尚阻。元戎启行,衣冠未缉。内赞谋谟,外康流品。制胜既远,泾渭斯明。赏不失劳,举无失德。绩简帝心,声敷物听。事宁,领太子右卫率,固让不拜。寻领骁骑将军,以帷幄之功,膺庸祗之秩。封雩都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既秉辞梁之分,又怀寝丘之志。所受田邑,不盈百井。久之,重为侍中,领右卫将军。尽规献替,均山甫之庸;缉熙王旅,兼方叔之望。丹阳京辅,远近攸则;吴兴襟带,实惟股肱。频作二守,并加蝉冕。政以礼成,民是以息。」篇,“丹阳”解释为:郡名。置丹阳尹,治建康,故城在今江苏南京。京辅:即京畿,京都周围之地。 原文 »
〔3〕出自《文选》墓志-任彦昇中的「既称莱妇,亦曰鸿妻,复有令德,一与之齐。实佐君子,簪蒿杖藜,欣欣负戴,在冀之畦。居室有行,亟闻义让,禀训丹阳,弘风丞相。籍甚二门,风流远尚,肇允才淑,阃德斯谅。芜没郑乡,寂寥扬冢,参差孔树,毫末成拱。暂启荒埏,长扃幽陇,夫贵妻尊,匪爵而重。」篇,“丹阳”解释为:郡名。今江苏南京。[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5401号"]/pic/texts/xo08c-vc0w.png[/img]为东晋丹阳尹刘惔六世孙,惔在东晋名士中以任自然著称。此以指惔。 原文 »
〔4〕出自《茶经》目录-七之事中的「晋 惠帝,刘司空琨,琨兄子兖州刺史演,张黄门孟阳,傅司隶咸,江洗马统,孙参军楚,左记室太冲,陆吴兴纳,纳兄子会稽内史俶,谢冠军安石,郭弘农璞,桓扬州温,杜舍人毓,武康小山寺释法瑶,沛国夏侯恺,余姚虞洪,北地傅巽,丹阳弘君举,乐安任育长,宣城秦精,敦煌单道开,剡县陈务妻,广陵老姥,河内山谦之。」篇,“丹阳”解释为:镇江市下辖的县级市,是现今江苏地域,公元前221年秦朝设置的十五个县份之一,当时称曲阿,后改名云阳。 原文 »
〔5〕出自《三国志》诸葛滕二孙濮阳传中的「权甚异之,欲试以事,令守节度。节度掌军粮谷,文书繁猥,非其好也。恪以“丹杨山险,民多果劲,虽前发兵,徒得外县平民而已;其余深远,莫能擒尽”。屡自求乞,为官出之,年可得甲士万。众议咸以“丹杨地势险阻,与吴郡、会稽、新都、鄱阳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其幽邃民人,未尝入城邑,对长吏,皆仗兵野逸,白首于林莽。逋亡宿恶,咸共逃窜。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猿狖之腾木也。时观间隙,出为寇盗;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其战胜则蜂至,败则鸟窜。自前世以来,不能羁也。”皆以为难。恪父瑾闻之,亦以事终不逮,叹曰:“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恪盛陈其必捷。权拜恪抚越将军,领丹杨太守,授棨戟、武骑百。拜毕,命恪备威仪,作鼓吹,导引」篇,“丹阳”解释为:县名。县治在今安徽马鞍山市东南。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