忉怛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游览-王仲宣中的「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憯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篇,“忉怛”解释为:忉怛(dāo dá),忧愁悲伤。憯(cǎn)恻:凄惨悲痛。二词意义相似,重复使用表示强调。 原文 »
〔2〕出自《文选》哀伤-潘安仁中的「嗟予生之不造兮,哀天难之匪忱。少伶俜而偏孤兮,痛忉怛以摧心。览寒泉之遗叹兮,咏《蓼莪》之余音。情长戚以永慕兮,思弥远而逾深。伊女子之有行兮,爰奉嫔于高族。承庆云之光覆兮,荷君子之惠渥。顾葛藟之蔓延兮,托微茎于樛木。惧身轻而施重兮,若履冰而临谷。遵义方之明训兮,宪女史之典戒。奉蒸尝以效顺兮,供洒扫以弥载。彼诗人之攸叹兮,徒愿言而心痗。何遭命之奇薄兮,遘天祸之未悔。荣华晔其始茂兮,良人忽以捐背。静阖门以穷居兮,块茕独而靡依。易锦茵以苫席兮,代罗帱以素帷。命阿保而就列兮,览巾箑以舒悲。口呜咽以失声兮,泪横迸而沾衣。愁烦冤其谁告兮,提孤孩于坐侧。」篇,“忉怛”解释为:忉怛(dāo dá),悲痛。 原文 »
〔3〕出自《文选》咏怀-阮嗣宗中的「炎暑惟兹夏,三旬将欲移。」篇,“忉怛”解释为:忉怛(dāo dá),哀伤貌。 原文 »
〔4〕出自《文选》书上-李少卿中的「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只令人悲,增忉怛耳。」篇,“忉怛”解释为:忉怛(dāo dá),悲痛。 原文 »
〔5〕出自《文选》诔上-潘安仁中的「余以顽蔽,覆露重阴。仰追先考,执友之心。俯感知己,识达之深。承讳忉怛,涕泪沾襟。岂忘载奔,忧病是沉。在疾不省,于亡不临。举声增恸,哀有余音。呜呼哀哉!」篇,“忉怛”解释为:忉怛(dāodá),悲痛。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