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大司农的解释

大司农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三国志》文帝纪中的「黄初元年月,癸酉,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帝为山阳公;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京都有事于太庙,致胙;封公之子为列侯。追尊皇祖太王曰太皇帝,考武王曰武皇帝,尊王太后曰皇太后。赐男子爵人级;为父后及孝悌、力田人级。以汉诸侯王为崇德侯,列侯为关中侯。以颍阴之繁阳亭为繁昌县。封爵、增位各有差。改相国为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奉常为太常,郎中令为光禄勋,大理为廷尉,大农为大司农。郡国、县邑,多所改易。更授匈奴南单于呼厨泉魏玺绶,赐青盖车、乘舆、宝剑、玉玦。月,初营洛阳宫。戊午幸洛阳。是岁,长水校尉戴陵谏不宜数行弋猎。帝大怒,陵减死罪等。」篇,“大司农”解释为官名。主管国家钱、粮、绢、布的铸造、生产、贮藏和调运。为九卿之一。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和常杨杜赵裴传中的「文帝践阼,迁少府,封乐阳亭侯。转大司农。明帝即位,进封高阳乡侯,徙光禄勋、太常。晋宣王以林乡邑耆德,每为之拜。或谓林曰:“司马公贵重,君宜止之。”林曰:“司马公自欲敦长幼之叙,为后生之法。贵,非吾之所畏;拜,非吾之所制也。”言者踧踖而退。时论以林节操清峻,欲致之公辅。而林遂称疾笃,拜光禄大夫。年,薨。追赠骠骑将军,葬如公礼,谥曰贞侯。子旹嗣。为泰山太守,坐法诛。旹弟静绍封。」篇,“大司农”解释为官名。九卿之一。主管国家钱币、粮食、绢布的制造、生产和调运。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虞陆张骆陆吾朱传中的「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佯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爵之后手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蓄众,故海内望风;今朝弃之,可乎?”权曰:“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于虞翻何有哉!”基曰:“孟德轻害士人,天下非之。大王躬行德义,欲与尧、舜比隆:何得自喻于彼乎?”翻由是得免。权因敕左右:“自今酒后言杀,皆不得杀。”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中;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当开反闭,当闭反开,岂得事宜邪!”芳闻之,有惭」篇,“大司农”解释为官名。中央九卿之一。主管国家钱、粮、绢、布的制造、生产、贮藏和调运。 刘基:传附本书卷四十九《刘繇传》。 原文 »

下一词汇:大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