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穆天子传》卷四中的「吉日丁酉,天子入于南郑。」篇,“丁酉”解释为:十一月二十六日。距前“壬辰”五日。丁谦《干支表》:“距前(丁亥)十日,入于南郑。”顾实作“十一月初六日”,距前(壬辰)五日。 原文 »
〔2〕出自《穆天子传》卷四中的「丁酉,天子作台,以为西居。」篇,“丁酉”解释为:六月七日。距前“壬辰”五日。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武帝纪中的「年春月,公自淳于还邺。丁酉,令曰:“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享其劳,吾何以安焉?其促定功行封。”于是大封功臣余人,皆为列侯;其余各以次受封;及复死事之孤:轻重各有差。」篇,“丁酉”解释为:旧历二月初五日。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明帝纪中的「年春正月,宣王攻破新城。斩达,传其首。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巫县为上庸郡,锡县为锡郡。蜀大将诸葛亮寇边,天水、南安、安定郡吏民叛应亮。遣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并进兵。右将军张郃击亮于街亭,大破之。亮败走,郡平。丁未,行幸长安。夏月,丁酉,还洛阳宫。赦系囚非殊死以下。乙巳,论讨亮功,封爵、增邑各有差。月,大旱。月,诏曰:“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自顷儒官或非其人,将何以宣明圣道?其高选博士:才任侍中、常侍者。申敕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秋月,曹休率诸军至皖,与吴将陆议战于石亭,败绩。乙酉,立皇子穆为繁阳王。庚子,大司马曹休薨。冬月,诏公卿近臣举良将,各人。月,司徒王朗薨。月,诸葛亮围陈仓;曹真遣将军费曜等拒之。辽东太守公孙恭兄子渊,劫夺恭位;遂以渊领辽东太守。」篇,“丁酉”解释为:旧历初八日。 原文 »
〔5〕出自《三国志》明帝纪中的「青龙元年春正月,甲申,青龙现郏之摩陂井中。月,丁酉,幸摩陂观龙。于是改年,改摩陂为龙陂。赐男子爵,人级;鳏寡孤独。无出今年租赋。月,甲子,诏公卿举贤良、笃行之士。各人。夏月,壬申,诏祀故大将军夏侯惇、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程昱于太祖庙庭。戊寅,北海王蕤薨。闰月,庚寅朔,日有食之。丁酉,改封宗室女非诸王女,皆为邑主。诏诸郡国:“山川不在祠典者,勿祠。”月,洛阳宫鞠室灾。保塞鲜卑大人步度根,与叛鲜卑大人轲比能私通。并州刺史毕轨表:“辄出军以外威比能,内镇步度根。”帝省表曰:“步度根以为比能所诱,有自疑心。今轨出军,适使部惊合为;何所威镇乎?促敕轨:已出军者,慎勿越塞过句注也!”比诏书到,轨已进军屯阴馆。遣将军苏尚、董弼追鲜卑。比能遣子将千余骑,迎步度根部落。与尚、弼相遇,战于楼烦;将没。步度根部落皆叛出塞,与比能合,寇边。遣骁骑将军秦朗将中军讨之。虏乃走漠北。秋月,安定保塞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职等,叛;司马宣王遣将军胡遵等追讨,破降之。冬月,步度根部落大人戴胡阿狼泥等,诣并州降。朗引军还。月,公孙渊斩送孙权所遣使张弥、许晏首;以渊为大司马、乐浪公。」篇,“丁酉”解释为:旧历初六日。 原文 »
〔6〕出自《三国志》明帝纪中的「青龙元年春正月,甲申,青龙现郏之摩陂井中。月,丁酉,幸摩陂观龙。于是改年,改摩陂为龙陂。赐男子爵,人级;鳏寡孤独。无出今年租赋。月,甲子,诏公卿举贤良、笃行之士。各人。夏月,壬申,诏祀故大将军夏侯惇、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程昱于太祖庙庭。戊寅,北海王蕤薨。闰月,庚寅朔,日有食之。丁酉,改封宗室女非诸王女,皆为邑主。诏诸郡国:“山川不在祠典者,勿祠。”月,洛阳宫鞠室灾。保塞鲜卑大人步度根,与叛鲜卑大人轲比能私通。并州刺史毕轨表:“辄出军以外威比能,内镇步度根。”帝省表曰:“步度根以为比能所诱,有自疑心。今轨出军,适使部惊合为;何所威镇乎?促敕轨:已出军者,慎勿越塞过句注也!”比诏书到,轨已进军屯阴馆。遣将军苏尚、董弼追鲜卑。比能遣子将千余骑,迎步度根部落。与尚、弼相遇,战于楼烦;将没。步度根部落皆叛出塞,与比能合,寇边。遣骁骑将军秦朗将中军讨之。虏乃走漠北。秋月,安定保塞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职等,叛;司马宣王遣将军胡遵等追讨,破降之。冬月,步度根部落大人戴胡阿狼泥等,诣并州降。朗引军还。月,公孙渊斩送孙权所遣使张弥、许晏首;以渊为大司马、乐浪公。」篇,“丁酉”解释为:旧历初八日。 原文 »
〔7〕出自《三国志》明帝纪中的「年春正月,戊子,以大将军司马宣王为太尉。己亥。复置朔方郡。京都大疫。丁巳,皇太后崩。乙亥,陨石于寿光县。月,庚寅,葬文德郭后。营陵于首阳陵涧西,如终制。是时,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百姓失农时。直臣杨阜、高堂隆等各数切谏;虽不能听,常优容之。秋月,洛阳崇华殿灾。月,庚午,立皇子芳为齐王,询为秦王。丁巳,行还洛阳宫。命有司复崇华;改名“龙殿”。冬月,己酉,中山王衮薨。壬申,太白昼现。月,丁酉,行幸许昌宫。」篇,“丁酉”解释为:旧历二十二日。 原文 »
〔8〕出自《三国志》诸葛滕二孙濮阳传中的「久之,权不豫。而太子少,乃征恪以大将军领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领少傅。权疾困,召恪、弘及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属以后事。翌日,权薨。弘素与恪不平,惧为恪所治;秘权死问,欲矫诏除恪。峻以告恪,恪请弘咨事;于坐中诛之,乃发丧制服。与弟公安督融书曰:“今月日乙未,大行皇帝委弃万国。群下大小,莫不伤悼。至吾父子兄弟,并受殊恩,非徒凡庸之隶;是以悲恸,肝心圮裂。皇太子以丁酉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吾身受顾命,辅相幼主。窃自揆度:才非博陆而受姬公负图之托,惧忝丞相辅汉之效,恐损先帝委付之明;是以忧惭惶惶,所虑万端。且民恶其上,动见瞻观,何时易哉?今以顽钝之姿,处保傅之位;艰多智寡,任重谋浅:谁为唇齿?近汉之世,燕、盖交构,有上官之变。以身值此,何敢怡豫邪?又弟所在,与贼犬牙相错;当于今时整顿军具,率厉将士,警备过常;念出万死,无顾生;以报朝廷,无忝尔先。又诸将备守各有境界,犹恐贼虏闻讳,恣睢寇窃。边邑诸曹,已别下约敕:所部督将,不得妄委所戍,径来奔赴。虽怀怆怛不忍之心,公义夺私,伯禽服戎;若苟违戾,非徒小故。以亲正疏,古人明戒也。”恪更拜太傅。于是罢视听,息校官,原逋债,除关税:事崇恩泽,众莫不悦。恪每出入,百姓延颈,思见其状。」篇,“丁酉”解释为:据本书卷四十七《吴主传》,孙权死在四月,丁酉是当月的二十八日。践尊号:登上皇帝位。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