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表上-李令伯中的「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篇,“东宫”解释为:太子所住之处。此指太子。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后妃传中的「文德郭皇后,安平广宗人也。祖世长吏。后少而父永奇之曰:“此乃吾女中王也!。”遂以“女王”为字。早失亲,丧乱流离,没在铜鞮侯家。太祖为魏公时,得入东宫。后有智数,时时有所献纳;文帝定为嗣,后有谋焉。太子即王位,后为夫人。及践阼,为贵嫔。甄后之死,由后之宠也。黄初年,将登后位,文帝欲立为后。中郎栈潜上疏曰:“在昔帝王之治天下,不惟外辅,亦有内助;治乱所由,盛衰从之。故西陵配黄,英娥降妫;并以贤明,流芳上世。桀奔南巢,祸阶末喜;纣以炮烙,怡悦妲己。是以圣哲慎立元妃,必取先代世族之家,择其令淑以统宫;虔奉宗庙,阴教聿修。《易》曰:‘家道正而天下定。’由内及外,先王之令典也。《春秋》书宗人衅夏云:‘无以妾为夫人礼。’齐桓誓命于葵丘,亦曰:‘无以妾为妻。”今后宫嬖宠,常亚乘舆。若因爱登后,使贱人暴贵;臣恐后世‘下陵上替’,开张非度,乱自上起也。”文帝不从,遂立为皇后。」篇,“东宫”解释为:指太子曹丕的宫中。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桓二陈徐卫卢传中的「文帝在东宫,深敬器焉;待以交友之礼。常叹曰:“自吾有回,门人日以亲。”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制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及践阼,迁尚书仆射,加侍中。徙尚书令,进爵颍乡侯。帝征孙权,至广陵,使群领中领军。帝还,假节,都督水军。还许昌,以群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录尚书事。帝寝疾,群与曹真、司马宣王等并受遗诏辅政。」篇,“东宫”解释为:太子所居住的宫室。在东宫指当太子的时候。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辛毗杨阜高堂隆传中的「初,任城栈潜,太祖世历县令,尝督守邺城。时文帝为太子,耽乐田猎,晨出夜还。潜谏曰:“王公设险以固其国,都城禁卫,用戒不虞。《大雅》云:‘宗子维城,无俾城坏。’又曰:‘犹之未远,是用大谏。’若逸于游田,晨出昏归;以日从禽之娱,而忘无垠之衅。愚窃惑之。”太子不悦,然自后游出差简。黄初中,文帝将立郭贵嫔为皇后。潜上疏谏,语在《后妃传》。明帝时,众役并兴,戚属疏斥。潜上疏曰:“天生蒸民而树之君,所以覆焘群生,熙育兆庶;故方制海匪为天子,裂土分疆匪为诸侯也。始自皇,爰暨唐、虞,咸以博济加于天下;醇德以洽,黎元赖之。王既微,降逮于汉;治日益少,丧乱弘多;自时厥后,亦罔克乂。太祖浚哲神武,芟除暴乱;克复王纲,以开帝业。文帝受天明命,廓恢皇基;践阼载,每事未遑。陛下圣德,纂承洪绪;宜崇晏晏,与民休息。而方隅匪宁,征夫远戍;有事海外,悬旌万里;军骚动,水陆转运;百姓舍业,日费千金。大兴殿舍,功作万计;徂来之松,刊山穷谷;怪石珷玞,浮于河、淮。都圻之内,尽为甸服;当供稿秸侄粟之调,而为苑囿择禽之府;盛林莽之秽,丰鹿兔之薮。伤害农功,地繁茨棘;灾疫流行,民物大溃;上减和气,嘉禾不植。臣闻文王作丰,经始勿亟;百姓子来,不日而成;灵沼、灵囿,与民共之。今宫观崇侈,雕镂极妙,忘有虞之总期,思殷辛之琼室;禁地千里,举足投网;丽拟阿房,役百乾溪:臣恐民力凋尽,下不堪命也。昔秦据崤、函以制合,自以德高皇,功兼帝,欲号谥至万叶;而世颠覆,愿为黔首;由枝干既(杌)扤,本实先拔也。盖圣王之御世也,克明俊德,庸勋亲亲。俊乂在官,则功业可隆;亲亲显用,则安危同忧;深根固本,并为干翼;虽历盛衰,内外有辅。昔成王幼冲,未能莅政;周、吕、召、毕,并在左右。今既无卫侯康叔之监;分陕所任,又非旦、奭。东宫未建,天下无副。愿陛下留心关塞,永保无极。则海内幸甚!”后为燕中尉,辞疾不就。卒。」篇,“东宫”解释为:指太子。 原文 »
〔5〕出自《三国志》王楼贺韦华传中的「时蔡颖亦在东宫,性好博弈。太子和以为无益,命曜论之。其辞曰:盖闻君子耻当年而功不立,疾没世而名不称;故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是以古之志士,悼年齿之流迈而惧名称之不立也,故勉精厉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若宁越之勤,董生之笃;渐渍德义之渊,栖迟道艺之域。且以西伯之圣,姬公之才;犹有日昃待旦之劳,故能隆兴周道,垂名亿载;况在臣庶,而可以已乎?历观古今立功名之士,皆有累积殊异之迹;劳身苦体,契阔勤思;平居不惰其业,穷困不易其素。是以卜式立志于耕牧,而黄霸受道于囹圄;终有荣显之福,以成不朽之名。故山甫勤于夙夜,而吴汉不离公门:岂有游惰哉!今世之人,多不务经术;好玩博弈,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当其临局交争,雌雄未决;专精锐意,心劳体倦;人事旷而不修,宾旅阙而不接。虽有太牢之馔,《韶》、《夏》之乐,不暇存也。至或赌及衣物,徙棋易行;廉耻之意弛,而忿戾之色发。然其所志不出枰之上,所务不过方罣之间;胜敌无封爵之赏,获地无兼土之实。技非艺,用非经国。立身者不阶其术,征选者不由其道。求之于战阵,则非孙、吴之伦也;考之于道艺,则非孔氏之门也;以变诈为务,则非忠信之事也;以劫杀为名,则非仁者之意也。而空妨日废业,终无补益;是何异设木而击之,置石而投之哉!且君子之居室也勤身以致养,其在朝也竭命以纳忠;临事且犹旰食,而何博弈之足耽?夫然,故孝友之行立,贞纯之名彰也!方今大吴受命,海内未平;圣朝乾乾,务在得人;勇略之士则受熊虎之任,儒雅之徒则处龙凤之署;百行兼苞,文武并骛;博选良才,旌简髦俊;设程试之科,垂金爵之赏:诚千载之嘉会,百世之良遇也!当世之士,宜勉思至道,爱功惜力,以佐明时;使名书史籍,勋在盟府:乃君子之上务,当今之先急也!夫木之枰孰与方国之封?枯棋百孰与万人之将?衮龙之服,金石之乐,足以兼棋局而贸博弈矣。假令世士移博弈之力而用之于诗书,是有颜、闵之志也;用之于智计,是有良、平之思也;用之于资货,是有猗顿之富也;用之于射、御,是有将帅之备也。如此,则功名立而鄙贱远矣!」篇,“东宫”解释为:太子宫。 原文 »
〔6〕出自《容斋随笔》王楼贺韦华传中的「唐人告命」篇,“东宫”解释为:太子居东宫,故用以指代太子。尚书省:官署名。三省之一。唐朝时,尚书令罕有除授,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下统六部,分掌国政。 原文 »
〔7〕出自《古文观止》《左传》中的「石碏谏宠州吁」篇,“东宫”解释为:太子之宫,此处意指太子。 原文 »
〔8〕出自《容斋随笔》《左传》中的「汉母后」篇,“东宫”解释为:这里指窦太后所居之宫。汉制,太后居长乐宫,在未央宫之东。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