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夷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畋猎下-扬子云中的「“其后熏鬻作虐,东夷横畔,羌戎睚眦,闽越相乱,遐氓为之不安,中国蒙被其难。于是圣武勃怒,爰整其旅,乃命骠卫,汾沄沸渭,云合电发,猋腾波流,机骇蜂轶,疾如奔星,击如震霆。碎 辒,破穹庐,脑沙幕,髓余吾。遂躐乎王庭,驱橐驼,烧熐蠡,分剓单于,磔裂属国。夷阬谷,拔卤莽,刊山石,蹂尸舆厮,系累老弱。 瘢耆,金镞淫夷者数十万人,皆稽颡树颌,扶服蛾伏,二十余年矣,尚不敢惕息。夫天兵四临,幽都先加,回戈邪指,南越相夷,靡节西征,羌僰东驰。是以遐方疏俗,殊邻绝党之域,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绥,莫不 足抗首,请献厥珍。使海内澹然,永亡边城之灾,金革之患。」篇,“东夷”解释为:指东越。畔:通“叛”。 原文 »
〔2〕出自《文选》笺-阮嗣宗中的「冲等死罪,伏见嘉命显至。窃闻明公固让,冲等眷眷,实有愚心,以为圣王作制,百代同风,褒德赏功,有自来矣。昔伊尹,有莘氏之媵臣耳,一佐成汤,遂荷阿衡之号;周公借已成之势,据既安之业,光宅曲阜,奄有龟蒙;吕尚,磻溪之渔者,一朝指麾,乃封营丘。自是以来,功薄而赏厚者,不可胜数,然贤哲之士,犹以为美谈。况自先相国以来,世有明德,翼辅魏室,以绥天下,朝无阙政,民无谤言。前者明公西征灵州,北临沙漠,榆中以西,望风震服;羌戎东驰,回首内向,东诛叛逆,全军独克;禽阖闾之将,斩轻锐之卒,以万万计。威加南海,名慑三越。宇内康宁,苛慝不作。是以殊俗畏威,东夷献舞。」篇,“东夷”解释为:古代中国对东方诸民族的称呼。 原文 »
〔3〕出自《文选》颂-史孝山中的「茫茫上天,降祚有汉。兆基开业,人神攸赞。五曜霄映,素灵夜叹。皇运来授,万宝增焕。历纪十二,天命中易。西零不顺,东夷遘逆。乃命上将,授以雄戟。桓桓上将,寔天所启。允文允武,明诗悦礼。宪章百揆,为世作楷。」篇,“东夷”解释为:东方夷族。遘逆:造反。遘,通“构”。 原文 »
〔4〕出自《文选》诔上-曹子建中的「我王建国,百司俊乂。君以显举,秉机省闼。戴蝉珥貂,朱衣皓带。入侍帷幄,出拥华盖。荣曜当世,芳风晻蔼。嗟彼东夷,凭江阻湖。骚扰边境,劳我师徒。光光戎路,霆骇风徂。君侍华毂,辉辉王涂。思荣怀附,望彼来威。如何不济,运极命衰。寝疾弥留,吉往凶归。呜呼哀哉!翩翩孤嗣,号恸崩摧。发轸北魏,远迄南淮。经历山河,泣涕如颓。哀风兴感,行云徘徊,游鱼失浪,归鸟忘栖。呜呼哀哉!」篇,“东夷”解释为:指东吴。 原文 »
〔5〕出自《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中的「《书》称“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其服之制,可得而言也。然荒域之外,重译而至,非足迹车轨所及,未有知其国俗殊方者也。自虞暨周,西戎有白环之献,东夷有肃慎之贡;皆旷世而至,其遐远也如此。及汉氏遣张骞使西域,穷河源,经历诸国,遂置都护以总领之;然后西域之事具存,故史官得详载焉。魏兴,西域虽不能尽至,其大国龟兹、于阗、康居、乌孙、疏勒、月氏、鄯善、车师之属,无岁不奉朝贡,略如汉氏故事。而公孙渊仍父祖世有辽东,天子为其绝域,委以海外之事;遂隔断东夷,不得通于诸夏。景初中,大兴师旅,诛渊;又潜军浮海,收乐浪、带方之郡;而后海表谧然,东夷屈服。其后高句丽背叛,又遣偏师致讨,穷追极远;逾乌丸、(骨)丸都,过沃沮,践肃慎之庭,东临大海。长老说有异面之人,近日之所出;遂周观诸国,采其法俗,小大区别,各有名号,可得详纪。虽夷狄之邦,而俎豆之象存。中国失礼,求之夷,犹信。故撰次其国,列其同异,以接前史之所未备焉。」篇,“东夷”解释为:指东北方的各少数族。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