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畿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铭-陆佐公中的「于是仰叶三灵,俯从亿兆。受昭华之玉,纳龙叙之图。类帝禋宗,光有神器。升中以祀群望,摄袂而朝诸夏。布教都畿,班政方外。谋协上策,刑从中典。南服缓耳,西羁反舌。剑骑穹庐之国,同川共穴之人,莫不屈膝交臂,厥角稽颡。凿空万里,攘地千都。幕南罢障,河西无警。」篇,“都畿”解释为:京城管辖的地区。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徐胡二王传中的「王昶字文舒,太原晋阳人也。少与同郡王凌俱知名;凌年长,昶兄事之。文帝在东宫,昶为太子文学,迁中庶子。文帝践阼,徒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时都畿树木成林;昶斫开荒莱,勤劝百姓,垦田特多。迁兖州刺史。明帝即位,加扬烈将军,赐爵关内侯。昶虽在外任,心存朝廷;以为“魏承秦、汉之弊,法制苛碎;不大厘改国典以准先王之风,而望治化复兴,不可得也”。乃著《治论》,略依古制而合于时务者余篇;又著《兵书》余篇,言奇正之用。青龙中奏之。」篇,“都畿”解释为:都畿(jī),京都地区。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庞统法正传中的「年,进围成都。璋蜀郡太守许靖将逾城降,事觉,不果。璋以危亡在近,故不诛靖。璋既稽服,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正说曰:“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宜加敬重,以眩远近;追昔燕王之待郭隗。”先主于是乃厚待靖。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初,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余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此。年,正说先主曰:“曹操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正亦从行。年,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势)山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辨有此,必为人所教也。”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时年。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谥曰翼侯。赐子邈爵关内侯,官至奉车都尉、汉阳太守。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不从。章武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篇,“都畿”解释为:都畿(jī),京都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这里指蜀汉都城成都所在的蜀郡。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