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杜门的解释

杜门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赠答四-陆韩卿中的「嘉惠承帝子, 履奉王孙。属叨金马署,又点铜龙门。」篇,“杜门”解释为谓闭门不出。三径:西汉末,王莽专权,兖州刺史蒋诩告病辞官,隐居乡里,于院中辟三径,唯与求仲、羊仲来往。后以三径指家园。 原文 »

〔2〕出自《文选》赞-袁彦伯中的「子布佐策,致延誉之美。辍哭止哀,有翼戴之功,神情所涉,岂徒蹇愕而已哉!然而杜门不用,登坛受讥。夫一人之身,所照未异,而用舍之间,俄有不同,况沉迹沟壑,遇与不遇者乎!」篇,“杜门”解释为堵门。事见《三国志·吴书·张昭传》,时公孙渊称藩,孙权遣张弥、许晏至辽东拜渊为燕王,张昭进谏,权不用。“昭忿言之不用,称疾不朝。权恨之,土塞其门,昭又于内以土封之……权数慰谢昭,昭固不起,权因出过其门呼昭,昭辞疾笃。权烧其门,欲以恐之,昭更闭户。” 原文 »

〔3〕出自《文选》诔上-潘安仁中的「退守丘茔,杜门不出。游目典坟,纵心儒术。祁祁搢绅,升堂入室。靡事不咨,无疑不质。位贬道行,身穷志逸。弗虑弗图,乃寝乃疾。昊天不吊,景命其卒。呜呼哀哉!」篇,“杜门”解释为闭门,堵门。 原文 »

下一词汇:杜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