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二十二年的解释

二十二年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左传》哀公中的「哀公二十二年」篇,“二十二年”解释为公元前473年。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武帝纪中的「年春正月,王军居巢。月,进军屯江西郝溪。权在濡须口筑城,拒守。遂逼攻之,权退走。月,王引军还,留夏侯惇、曹仁、张辽等屯居巢。夏月,天子命王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月,作泮宫。月,以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冬月,天子命王冕有旒,乘金根车,驾马,设时副车;以官中郎将丕为魏太子。刘备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辩;遣曹洪拒之。」篇,“二十二年”解释为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文帝纪中的「文皇帝讳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也。中平年冬,生于谯。建安年,为官中郎将,副丞相。年,立为魏太子。太祖崩,嗣位为丞相,魏王。尊王后曰王太后。改建安年为延康元年。」篇,“二十二年”解释为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中的「鲍勋字叔业,泰山东平阳人也。汉司隶校尉鲍宣世孙;宣后嗣有从上党徙泰山者,遂家焉。勋父信,灵帝时为骑都尉,大将军何进遣东募兵;后为济北相,协规太祖,身以遇害。语在《董卓传》、《武帝纪》。建安年,太祖追录信功,表封勋兄邵,新都亭侯;辟勋,丞相掾。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徙黄门侍郎。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祖时在谯;太子留邺,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篇,“二十二年”解释为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 原文 »

〔5〕出自《三国志》任城陈萧王传中的「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建安年,封平原侯。年,徙封临淄侯。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矣,可不勉欤!”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年,增置邑千,并前万户。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篇,“二十二年”解释为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 原文 »

〔6〕出自《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中的「邓哀王冲,字仓舒。少聪察岐嶷。生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悬柱乎?”无所问。冲仁爱识达,皆此类也。凡应罪戮,而为冲微所辨理,赖以济宥者,前后数。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年,建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文帝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言则流涕,为聘甄氏亡女与合葬;赠骑都尉印绶,命宛侯据子琮,奉冲后。年,封琮为邓侯。黄初年,追赠谥冲曰邓哀侯;又追加号为公。年,进琮爵,徙封冠军公。年,徙封己氏公。太和年,加冲号曰邓哀王。景初元年,琮坐于中尚方作禁物,削户百,贬爵为都乡侯。年,复为己氏公。正始年,转封平阳公。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千百户。」篇,“二十二年”解释为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 原文 »

〔7〕出自《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中的「彭城王据,建安年,封范阳侯。年,徙封宛侯。黄初年,进爵为公。年,为章陵王;其年徙封义阳。文帝以南方下湿,又以环太妃彭城人,徙封彭城。又徙封济阴。年,诏曰:“先王建国,随时而制。汉祖增秦所置郡;至光武以天下损耗,并省郡县。以今比之,益不及焉;其改封诸王,皆为县王。”据,改封定陶县。太和年,改封诸王,皆以郡为国;据,复封彭城。景初元年,据坐私遣人诣中尚方作禁物,削县,千户。年,复所削户邑。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千百户。」篇,“二十二年”解释为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 原文 »

〔8〕出自《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中的「燕王宇,字彭祖。建安年,封都乡侯。年,改封鲁阳侯。黄初年,进爵为公。年,为下邳王。年,改封单父县。太和年,改封燕王。明帝少与宇同止,常爱异之;及即位,宠赐与诸王殊。青龙年,征入朝。景初元年,还邺。年夏,复征诣京都。冬月,明帝疾笃,拜宇为大将军,属以后事。受署日,宇深固让;帝意亦变,遂免宇官。年夏,还邺。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千百户。常道乡公奂,宇之子,入继大宗。沛穆王林,建安年,封饶阳侯。年,徙封谯。黄初年,进爵为公。年,为谯王。年,改封谯县。年,徙封鄄城。太和年,改封沛。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千百户。林薨,子纬嗣。」篇,“二十二年”解释为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 原文 »

〔9〕出自《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中的「燕王宇,字彭祖。建安年,封都乡侯。年,改封鲁阳侯。黄初年,进爵为公。年,为下邳王。年,改封单父县。太和年,改封燕王。明帝少与宇同止,常爱异之;及即位,宠赐与诸王殊。青龙年,征入朝。景初元年,还邺。年夏,复征诣京都。冬月,明帝疾笃,拜宇为大将军,属以后事。受署日,宇深固让;帝意亦变,遂免宇官。年夏,还邺。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千百户。常道乡公奂,宇之子,入继大宗。沛穆王林,建安年,封饶阳侯。年,徙封谯。黄初年,进爵为公。年,为谯王。年,改封谯县。年,徙封鄄城。太和年,改封沛。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千百户。林薨,子纬嗣。」篇,“二十二年”解释为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 原文 »

〔10〕出自《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中的「中山恭王衮,建安年,封平乡侯。少好学,年余岁,能属文。每读书,文学左右常恐以精力为病,数谏止之;然性所乐,不能废也。年,徙封东乡侯;其年,又改封赞侯。黄初年,进爵为公,官属皆贺,衮曰:“夫生深宫之中,不知稼穑之艰难,多骄逸之失。诸贤既庆其休,宜辅其阙。”每兄弟游娱,衮独覃思经典。文学、防辅相与言曰:“受诏察公举措,有过当奏;及有善,亦宜以闻,不可匿其美也。”遂共表,称陈衮美。衮闻之,大惊惧;责让文学曰:“修身自守,常人之行耳;而诸君乃以上闻,是适所以增其负累也。且如有善,何患不闻;而遽共如是,是非益我者!”其戒慎如此。年,为北海王。其年,黄龙现邺西漳水,衮上书赞颂。诏赐黄金千斤,诏曰:“昔唐叔馈禾,东平献颂;斯皆骨肉赞美,以彰懿亲。王研精坟典,耽味道真,文雅焕炳;朕甚嘉之!王其克慎明德,以终令闻。”年,改封赞王。年,徙封濮阳。太和年,就国。尚约俭,教敕妃妾纺绩织[,习为家人之事。年冬,入朝。年,改封中山。初,衮来朝,犯京都禁。青龙元年,有司奏衮。诏曰:“王素敬慎,邂逅至此。其以议亲之典议之。”有司固执。诏削县,户百。衮忧惧,戒敕官属愈谨;帝嘉其意。年,复所削县。年秋,衮得疾病,诏遣太医视疾;殿中虎贲赍手诏、赐珍膳相属;又遣太妃、沛王林并就省疾。衮疾困,敕令官属曰:“吾寡德忝宠,大命将尽。吾既好俭,而圣朝著终诰之制,为天下法。吾气绝之日,自殡及葬,务奉诏书。昔卫大夫蘧瑗葬濮阳,吾望其墓,常想其遗风,愿托贤灵以弊发齿;营吾兆城,必往从之。《礼》:‘男子不卒妇人之手。’亟以时成东堂。”堂成,名之曰“遂志之堂”,舆疾往居之。又令世子曰:“汝幼少,未闻义方,早为人君;但知乐,不知苦;不知苦,必将以骄奢为失也。接大臣,务以礼;虽非大臣,老者犹宜答拜。事兄以敬,恤弟以慈;兄弟有不良之行,当造膝谏之;谏之不从,流涕喻之;喻之不改,乃白其母;若犹不改,当以奏闻,并辞国土:与其守宠罹祸,不若贫贱全身也。此亦谓大罪恶耳。其微过细故,当掩覆之。嗟尔小子,慎修乃身;奉圣朝以忠贞,事太妃以孝敬。闺闱之内,奉令于太妃;阃阈之外,受教于沛王。无怠乃心,以慰予灵。”其年薨。诏沛王林留,讫葬;使大鸿胪持节典护丧事,宗正吊祭,赠赗甚厚。凡所著文章万余言。才不及陈思王,而好与之侔。子孚嗣。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千百户。」篇,“二十二年”解释为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 原文 »

〔11〕出自《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中的「济阳怀王玹,建安年,封西乡侯。早薨,无子。年,以沛王林子赞,袭玹爵邑;早薨,无子。文帝复以赞弟壹,绍玹后。黄初年,改封济阳侯。年,进爵为公。太和年,追进玹爵,谥曰怀公。年,又进号曰怀王;追谥赞曰西乡哀侯。壹薨,谥曰悼公。子恒嗣。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千百户。陈留恭王峻,字子安。建安年,封郿侯。年,徙封襄邑。黄初年,进爵为公。年,为陈留王。年,改封襄邑县。太和年,又封陈留。甘露年,薨。子澳嗣。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千百户。范阳闵王矩,早薨,无子。建安年,以樊安公均子敏,奉矩后,封临晋侯。黄初年,追封谥矩为范阳闵公。年,改封敏范阳王。年,徙封句阳。太和年,追进矩号曰范阳闵王;改封敏琅邪王。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千百户。敏薨,谥曰原王。子焜嗣。赵王幹,建安年,封高平亭侯。年,徙封赖亭侯。其年,改封弘农侯。黄初年,进爵,徙封燕公。年,为河间王。年,改封乐(城)成县。年,徙封钜鹿。太和年,改封赵王。幹母,有宠于太祖。及文帝为嗣,幹母有力。文帝临崩,有遗诏,是以明帝常加恩意。青龙年,私通宾客,为有司所奏;赐幹玺书诫诲之,曰:“《易》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诗》著‘大车惟尘’之诫。自太祖受命创业,深睹治乱之源,鉴存亡之机;初封诸侯,训以恭慎之至言,辅以天下之端士。常称马援之遗诫,重诸侯宾客交通之禁,乃使与犯妖恶同。夫岂以此薄骨肉哉?徒欲使子弟无过失之愆,士民无伤害之悔耳。高祖践阼,祗慎万机,申著诸侯不朝之令。朕感诗人《棠棣》之作,嘉《采菽》之义;亦缘诏文曰‘若有诏得诣京都’,故命诸王以朝聘之礼。而楚、中山并犯交通之禁,赵宗、戴捷咸伏其辜。近东平王复使属官殴寿张吏,有司举奏,朕才削县。(令)今有司以‘曹纂、王乔等,因族时节,集会王家;或非其时,皆违禁防’。朕惟王幼少有恭顺之素;加受先帝顾命,欲崇恩礼,延乎后嗣;况近在王之身乎?且自非圣人,孰能无过?已诏有司,宥王之失。古人有言:‘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弗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焉。’叔父兹率先圣之典,以纂乃先帝之遗命;战战兢兢,靖恭厥位:称朕意焉。”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千户。」篇,“二十二年”解释为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 原文 »

〔12〕出自《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中的「济阳怀王玹,建安年,封西乡侯。早薨,无子。年,以沛王林子赞,袭玹爵邑;早薨,无子。文帝复以赞弟壹,绍玹后。黄初年,改封济阳侯。年,进爵为公。太和年,追进玹爵,谥曰怀公。年,又进号曰怀王;追谥赞曰西乡哀侯。壹薨,谥曰悼公。子恒嗣。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千百户。陈留恭王峻,字子安。建安年,封郿侯。年,徙封襄邑。黄初年,进爵为公。年,为陈留王。年,改封襄邑县。太和年,又封陈留。甘露年,薨。子澳嗣。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千百户。范阳闵王矩,早薨,无子。建安年,以樊安公均子敏,奉矩后,封临晋侯。黄初年,追封谥矩为范阳闵公。年,改封敏范阳王。年,徙封句阳。太和年,追进矩号曰范阳闵王;改封敏琅邪王。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千百户。敏薨,谥曰原王。子焜嗣。赵王幹,建安年,封高平亭侯。年,徙封赖亭侯。其年,改封弘农侯。黄初年,进爵,徙封燕公。年,为河间王。年,改封乐(城)成县。年,徙封钜鹿。太和年,改封赵王。幹母,有宠于太祖。及文帝为嗣,幹母有力。文帝临崩,有遗诏,是以明帝常加恩意。青龙年,私通宾客,为有司所奏;赐幹玺书诫诲之,曰:“《易》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诗》著‘大车惟尘’之诫。自太祖受命创业,深睹治乱之源,鉴存亡之机;初封诸侯,训以恭慎之至言,辅以天下之端士。常称马援之遗诫,重诸侯宾客交通之禁,乃使与犯妖恶同。夫岂以此薄骨肉哉?徒欲使子弟无过失之愆,士民无伤害之悔耳。高祖践阼,祗慎万机,申著诸侯不朝之令。朕感诗人《棠棣》之作,嘉《采菽》之义;亦缘诏文曰‘若有诏得诣京都’,故命诸王以朝聘之礼。而楚、中山并犯交通之禁,赵宗、戴捷咸伏其辜。近东平王复使属官殴寿张吏,有司举奏,朕才削县。(令)今有司以‘曹纂、王乔等,因族时节,集会王家;或非其时,皆违禁防’。朕惟王幼少有恭顺之素;加受先帝顾命,欲崇恩礼,延乎后嗣;况近在王之身乎?且自非圣人,孰能无过?已诏有司,宥王之失。古人有言:‘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弗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焉。’叔父兹率先圣之典,以纂乃先帝之遗命;战战兢兢,靖恭厥位:称朕意焉。”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千户。」篇,“二十二年”解释为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 原文 »

〔13〕出自《三国志》王卫二刘傅传中的「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王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复之。棋者不信,以帕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道。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篇。建安年,从征吴。年春,道病卒。时年。粲子,为魏讽所引,诛。后绝。」篇,“二十二年”解释为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 原文 »

〔14〕出自《三国志》王卫二刘傅传中的「玚、桢各被太祖辟为丞相掾、属。玚转为平原侯庶子,后为官将文学。桢以不敬被刑,刑竟署吏。咸著文赋数篇。瑀以年卒。幹、琳、玚、桢年卒。文帝书与元城令吴质曰:“昔年疾疫,亲故多罹其灾;徐、陈、应、刘,时俱逝。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著《中论》余篇,辞义典雅,足传于后。德琏常斐然有述作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幹有逸气,但未遒耳。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也。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也。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时之俊也。”自颍川邯郸淳、繁钦,陈留路粹,沛国丁仪、丁廙,弘农杨修,河内荀纬等,亦有文采;而不在此()人之例。」篇,“二十二年”解释为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 原文 »

〔15〕出自《三国志》先主传中的「年,魏文帝称尊号,改年曰“黄初”。或传闻汉帝见害,先主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是后(在所)所在并言众瑞,日月相属。故议郎、阳泉亭侯刘豹,青衣侯向举,偏将军张裔、黄权,大司马属殷纯,益州别驾从事赵莋,治中从事杨洪,从事祭酒何宗,议曹从事杜琼,劝学从事张爽、尹默、谯周等上言:“臣闻《河图》、《洛书》,经谶、纬;孔子所甄,验应自远。谨案《洛书甄曜度》曰:‘赤日德昌,世会备,合为帝际。’《洛书宝号命》曰:‘天度帝道备称皇,以统握契,百成不败。’《洛书录运期》曰:‘侯杰争,命民炊骸,道路籍籍履人头,谁使主者玄且来。’《孝经钩命决录》曰:‘帝建会备。’臣父群未亡时,言西南数有黄气,直立数丈,见来积年;时时有景云祥风,从璇玑下来应之:此为异瑞。又年中,数有气如旗,从西竟东,中天而行;《图》、《书》曰‘必有天子出其方’。加是年太白、荧惑、填星,常从岁星相追。近汉初兴,星从岁星聚;岁星主义,汉位在西,义之上方:故汉法常以岁星候人主,当有圣主起于此州,以致中兴。时许帝尚存,故群下不敢漏言。顷者荧惑复追岁星,现在胃、昴、毕;昴、毕为天纲,《经》曰‘帝星处之,众邪消亡’。圣讳预睹,推揆期验;符合数至,若此非。臣闻圣王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故应际而生,与神合契。愿大王应天顺民,速即洪业,以宁海内。”」篇,“二十二年”解释为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 原文 »

〔16〕出自《三国志》庞统法正传中的「年,进围成都。璋蜀郡太守许靖将逾城降,事觉,不果。璋以危亡在近,故不诛靖。璋既稽服,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正说曰:“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宜加敬重,以眩远近;追昔燕王之待郭隗。”先主于是乃厚待靖。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初,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余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此。年,正说先主曰:“曹操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正亦从行。年,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势)山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辨有此,必为人所教也。”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时年。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谥曰翼侯。赐子邈爵关内侯,官至奉车都尉、汉阳太守。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不从。章武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篇,“二十二年”解释为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 )。 原文 »

〔17〕出自《三国志》吴主传中的「年冬,曹公次于居巢,遂攻濡须。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修好,誓重结婚。年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庱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年,关羽围曹仁于襄阳;曹公遣左将军于禁救之。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万,送江陵,惟城未拔。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斗之,驿传权书;使曹仁以弩射示羽,羽犹豫不能去。闰月,权征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蒙到南郡,南郡太守麋芳以城降。蒙据江陵,抚其老弱,释于禁之囚。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权使诱之。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余骑。权先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都督赵累等于章乡,遂定荆州。是岁,大疫,尽除荆州民租税。曹公表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权遣校尉梁寓,奉贡于汉;及令王惇市马;又遣朱光等归。」篇,“二十二年”解释为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 )。 原文 »

下一词汇: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