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风流的解释

风流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增广贤文》中的「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篇,“风流”解释为潇洒;放荡不羁。 原文 »

〔2〕出自《文选》纪行下-潘安仁中的「尔乃端策拂茵,弹冠振衣。徘徊酆镐,如渴如饥。心翘勤以仰止,不加敬而自祗。岂三圣之敢梦,窃十乱之或希。经始灵台,成之不日。惟酆及镐,仍京其室。庶人子来,神降之吉。积德延祚,莫二其一。永惟此邦,云谁之识。越可略闻,而难臻其极。子赢锄以借父,训秦法而著色。耕让畔以闲田,沾姬化而生棘。苏张喜而诈骋,虞芮愧而讼息。由此观之,土无常俗,而教有定式。上之迁下,均之埏埴。五方杂会,风流溷淆。惰农好利,不昏作劳。密迩猃狁,戎马生郊。而制者必割,实存操刀。人之升降,与政隆替。杖信则莫不用情,无欲则赏之不窃。虽智弗能理,明弗能察。信此心也,庶免夫戾。如其礼乐,以俟来哲。」篇,“风流”解释为风俗教化。溷(hùn)淆:即混淆。溷,通“混”。 原文 »

〔3〕出自《文选》史论下-范蔚宗中的「《易》称“遁之时义大矣哉”,又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是以尧称则天,而不屈颍阳之高;武尽美矣,终全孤竹之絜。自兹以降,风流弥繁。长往之轨未殊,而感致之数匪一。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亦云介性所至而已。故蒙耻之宾,屡黜不去其国;蹈海之节,千乘莫移其情。适使矫易去就,则不能相为矣。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然而蝉蜕嚣埃之中,自致寰区之外,异夫饰智巧以逐浮利者乎!荀卿有言曰,“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也。」篇,“风流”解释为风气。 原文 »

〔4〕出自《文选》史论下-沈休文中的「周室既衰,风流弥著。屈平、宋玉导清源于前,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自兹以降,情志愈广。王褒、刘向、扬、班、崔、蔡之徒,异轨同奔,递相师祖。虽清辞丽曲,时发乎篇;而芜音累气,固亦多矣。若夫平子艳发,文以情变,绝唱高踪,久无嗣响。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三祖陈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相如工为形似之言,二班长于情理之说,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摽能擅美,独映当时。是以一世之士,各相慕习。原其飙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徒以赏好异情,故意制相诡。」篇,“风流”解释为犹言风尚,指情动于中而发为歌咏的风尚。 原文 »

〔5〕出自《文选》碑文上-王仲宝中的「袁阳源才气高奇,综核精裁;宋文帝端明临朝,鉴赏无昧。袁既延誉于遐迩,文亦定婚于皇家。选尚余姚公主,拜驸马都尉。汉结叔高,晋姻武子,方斯蔑如也。释褐著作佐郎,转太子舍人。濯缨登朝,冠冕当世。升降两宫,实惟时宝。具瞻之范既著,台衡之望斯集。出参太宰军事,入为太子洗马,俄迁秘书丞。赞道槐庭,司文天阁。光昭诸侯,风流籍甚。以父忧去职,丧过乎哀,几将毁灭。有识留感,行路伤情。服阕,除中书侍郎。王言如丝,其出如纶。恪居官次,智效惟穆。于时新安王宠冠列蕃,越敷邦教。毗佐之选,妙尽国华。出为司徒右长史,转尚书吏部郎。执铨以平,御烦以简。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复存于兹。」篇,“风流”解释为谓其风度、仪表之美。籍甚:即盛大、盛多之意。《汉书·陆贾传》:“贾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籍甚。” 原文 »

〔6〕出自《文选》墓志-任彦昇中的「既称莱妇,亦曰鸿妻,复有令德,一与之齐。实佐君子,簪蒿杖藜,欣欣负戴,在冀之畦。居室有行,亟闻义让,禀训丹阳,弘风丞相。籍甚二门,风流远尚,肇允才淑,阃德斯谅。芜没郑乡,寂寥扬冢,参差孔树,毫末成拱。暂启荒埏,长扃幽陇,夫贵妻尊,匪爵而重。」篇,“风流”解释为犹遗风。 原文 »

〔7〕出自《三国志》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中的「刘琰字威硕,鲁国人也。先主在豫州,辟为从事。以其宗姓,有风流,善谈论,厚亲待之。遂随从周旋,常为宾客。先主定益州,以琰为固陵太守。后主立,封都乡侯;班位每亚李严。为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迁车骑将军,然不豫国政;但领兵千余,随丞相亮讽议而已。车服饮食,号为侈靡;侍婢数,皆能为声乐,又悉教诵读《鲁灵光殿赋》。建兴年,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亮责让之,琰与亮笺谢曰:“琰禀性空虚,本薄操行,加有酒荒之病;自先帝以来,纷纭之论,殆将倾覆。颇蒙明公本其心在国,原其身中秽垢;扶持全济,致其禄位,以至今日。间者迷醉,言有违错;慈恩含忍,不致之于理;使得全完,保育性命。虽必克己责躬,改过投死,以誓神灵;无所用命,则靡寄颜。”于是亮遣琰还成都,官位如故。琰失志慌惚。年正月,琰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令特留胡氏,经月乃出。胡氏有美色,琰疑其与后主有私;呼卒百挝胡,至于以履搏面,而后弃遣。胡具以告言琰,琰坐下狱。有司议曰:“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琰竟弃市。自是,大臣妻、母朝庆遂绝。」篇,“风流”解释为风度。 原文 »

下一词汇: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