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寸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杂诗上-张景阳中的「结宇穷冈曲,耦耕幽薮阴。」篇,“肤寸”解释为:古代长度单位,以一指宽为一寸,四指为肤。形容甚小。《春秋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天下者,唯太山云也。”霖:久雨。 原文 »
〔2〕出自《容斋随笔》杂诗上-张景阳中的「二士共谈」篇,“肤寸”解释为:长度单位,一指宽为一寸,四指为肤。《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尔。”(从石缝中冒出雾气,这些雾气一点一滴汇聚成云,不到一早震就能天下普降大雨,只有泰山能如此。) 原文 »
〔3〕出自《西京杂记》卷二中的「梁孝王宫囿」篇,“肤寸”解释为:古代宽一指为一寸,四指侧放的长度为一肤。此指较为微小规整的石块。岫(xiù):山洞。《尔雅·释山》曰:“山有穴为岫。”郭璞注曰:“谓岩穴。”一说为山峰。 原文 »
下一词汇:敷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