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扶风的解释

扶风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诔下-潘安仁中的「惟元康七年,秋九月十五日,晋故督守关中侯扶风马君卒。呜呼哀哉!初,雍部之内属羌反,未弭,而编户之氐又肆逆焉。虽王旅致讨,终于殄灭,而蜂虿有毒,骤失小利。俾百姓流亡,频于涂炭。建威丧元于好畤,州伯宵遁乎大谿。若夫偏师裨将之殒首覆军者,盖以十数。剖符专城纡青拖墨之司,奔走失其守者,相望于境。秦陇之僭,巩更为魁,既已袭汧,而馆其县。子以眇尔之身,介乎重围之里,率寡弱之众,据十雉之城。群氐如猬毛而起,四面雨射城中。城中凿穴而处,负户而汲。木石将尽,樵苏乏竭,刍荛罄绝。于是乎发梁栋而用之, 以铁锁机关,既纵礌而又升焉。爨陈焦之麦,杮梠桷之松,用能薪刍不匮,人畜取给,青烟傍起,历马长鸣,凶丑骇而疑惧,乃阙地而攻。子命穴浚堑,置壶镭瓶 以侦之。将穿响作,内焚 火薰之,潜氐歼焉。久之,安西之救至,竟免虎口之厄。全数百万石之积,文契书于幕府。圣朝畴咨,进以显秩,殊以幢盖之制。而州之有司,乃以私隶数口,谷十斛,考讯吏兵,以槚楚之辞连之。大将军屡抗其疏,曰:“敦固守孤城,独当群寇,以少御众,载离寒暑。临危奋节,保谷全城。而雍州从事忌敦勋效,极推小疵,非所以褒奖元功,宜解敦禁劾假授。”诏书遽许,而子固已下狱发愤而卒也。朝廷闻而伤之,策书曰:“皇帝咨故督守关中侯马敦,忠勇果毅,率厉有方,固守孤城,危逼获济。宠秩未加,不幸丧亡,朕用悼焉。今追赠牙门将军印绶,祠以少牢。魂而有灵,嘉兹宠荣。”」篇,“扶风”解释为郡名。西晋时治所在池阳(今陕西泾阳)。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和常杨杜赵裴传中的「入为司空掾属、主簿。时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诸将任气,多共不协。使俨并参军,每事训喻,遂相亲睦。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徙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军。复为丞相主簿。迁扶风太守。太祖徙出故韩遂、马超等兵千余人,使平难将军殷署等督领;以俨为关中护军,尽统诸军。羌虏数来寇害,俨率署等追到新平,大破之。屯田客吕并自称“将军”,聚党据陈仓,俨复率署等攻之,贼即破灭。时被书差千百兵往助汉中守,署督送之。行者猝与室家别,皆有忧色。署发后日,俨虑其有变,乃自追至斜谷口,人人慰劳;又深戒署。还宿雍州刺史张既舍,署军复前里;兵果叛乱,未知署吉凶。而俨自随步骑百人,皆与叛者同部曲,或婚姻;得此问,各惊,被甲持兵,不复自安。俨欲还,既等以为:“今本营党已扰乱,身赴之无益,可须定问。”俨曰:“虽疑本营与叛者同谋,要当闻行者变,乃发之。又有欲善不能自定,宜及犹豫,促抚宁之。且为之元帅,既不能安辑,身受祸难,命也。”遂去。行里止,放马息;尽呼所从人,喻以成败,慰励恳切。皆慷慨曰:“死生当随护军,不敢有!”前到诸营,各召料简。诸奸结叛者百余人,散在原野;惟取其造谋魁率治之,余不问。郡县所收送,皆放遣,乃即相率还降。俨密白:“宜遣将诣大营,请旧兵镇守关中。”太祖遣将军刘柱将千人往,当须到乃发遣;而事露,诸营大骇,不可安喻。俨谓诸将曰:“旧兵既少,东兵未到,是以诸营图为邪谋。若或成变,为难不测。因其狐疑,当令早决。”遂宣言当差留新兵之温厚者千人镇守关中,其余悉遣东。便见主者,纳诸营兵名籍,案累重,立差别之。留者意定,与俨同心。其当去者亦不敢动,俨日尽遣上道;因使所留千人,分布罗落之。东兵寻至,乃复胁喻,并徙千人,令相及共东:凡所全致万余口。」篇,“扶风”解释为郡名。治所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南。 原文 »

〔3〕出自《西京杂记》卷三中的「戚夫人侍儿言宫中乐事」篇,“扶风”解释为即右扶风,“扶助京师,以行风化”之意,《三辅决录》曰:“扶风,扶风化也。”汉代京畿行政区划名,三辅之一,辖地在关中西部,即秦岭以北,西安和泾河以西共二十一个县,治所在汉长安城,《三辅黄图》卷一曰:“扶风,在夕阴街北。”亦为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曰:“主爵中尉,秦官,掌列侯。景帝中六年(前144)更名都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更名右扶风,治内史右地。……与左冯翊、京兆尹是为三辅,皆有两丞。”段儒:人名,生平不详。 原文 »

〔4〕出自《古文观止》苏轼中的「凌虚台记」篇,“扶风”解释为在今陕西凤翔。 原文 »

下一词汇:奉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