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苻坚的解释

苻坚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世说新语》企羡 第十六中的「郗嘉宾得人以己比苻坚,大喜。」篇,“苻坚”解释为东晋时人,夺取前秦政权,自称大秦天王。屡建战功,并整饬内政,是个博学多才的人。 原文 »

〔2〕出自《古文观止》苏轼中的「贾谊论」篇,“苻坚”解释为前秦皇帝。王猛:前秦大臣,他曾辅佐苻坚富国强兵,先后灭掉了前燕、代国和前凉等国,统一了黄河流域。 原文 »

〔3〕出自《容斋随笔》苏轼中的「五臣注《文选》」篇,“苻坚”解释为苻坚(338—385),字永固,氐族,十六国时前秦君主,前后灭前燕,取仇池,占汉中,下成都,克前凉,定代地,有统一域内之志。淝水之战以后,国势渐弱。 原文 »

〔4〕出自《世说新语》言语 第二中的「张天锡为凉州刺史,称制西隅。既为苻坚所禽,用为侍中。后于寿阳俱败,至都,为孝武所器。每入言论,无不竟日。颇有嫉己者,于坐问张:“北方何物可贵?”张曰:“桑椹甘香,鸱鸮革响;淳酪养性,人无嫉心。”」篇,“苻坚”解释为苻坚(338—385),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氐族,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在东晋升平元年(357)称大秦天王,继承前秦政权,在十六国中最为强大。383年苻坚举兵攻东晋,直下寿阳县。晋派谢石、谢玄与苻坚战于淝水,击败苻坚军。这就是淝水之战。禽:同“擒”。 原文 »

下一词汇: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