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俯仰的解释

俯仰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京都上-班孟坚中的「“于是天子乃登属玉之馆,历长杨之榭。览山川之体势,观三军之杀获。原野萧条,目极四裔,禽相镇压,兽相枕藉。然后收禽会众,论功赐胙。陈轻骑以行炰,腾酒车以斟酌。割鲜野食,举烽命釂。飨赐毕,劳逸齐,大辂鸣銮,容与徘徊。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茂树荫蔚,芳草被堤。兰茝发色,晔晔猗猗,若摛锦布绣,烛耀乎其陂。鸟则玄鹤白鹭,黄鹄 鹳,鸧鸹鸨 ,凫鹥鸿雁,朝发河海,夕宿江汉,沉浮往来,云集雾散。于是后宫乘 辂,登龙舟。张凤盖,建华旗;袪黼帷,镜清流;靡微风,澹淡浮。棹女讴,《鼓吹》震,声激越,謍厉天,鸟群翔,鱼窥渊。招白鹇,下双鹄;揄文竿,出比目,抚鸿罿,御缯缴。方舟并骛,俯仰极乐。遂乃风举云摇,浮游溥览。」篇,“俯仰”解释为俯仰之间。指时间短暂。 原文 »

〔2〕出自《文选》论文-陆士衡中的「若夫丰约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适变,曲有微情。或言拙而喻巧,或理朴而辞轻。或袭故而弥新,或沿浊而更清。或览之而必察,或研之而后精。譬犹舞者赴节以投袂,歌者应弦而遣声。是盖轮扁所不得言,故亦非华说之所能精。」篇,“俯仰”解释为指文辞位置之上下。 原文 »

〔3〕出自《文选》赠答二-陆士衡中的「牵世婴时网,驾言远徂征。」篇,“俯仰”解释为低头仰头貌。形容伤心悲泣的样子。林薄:草木丛生处。 原文 »

〔4〕出自《文选》赠答三-卢子谅中的「浚哲惟皇,绍熙有晋。振厥弛维,光阐远韵。」篇,“俯仰”解释为一俯一仰之间,喻时间短促。 原文 »

〔5〕出自《文选》乐府下-陆士衡中的「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篇,“俯仰”解释为思忖貌。俯,低头。仰,抬头。古今:指古今贤圣。 原文 »

〔6〕出自《文选》乐府下-陆士衡中的「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篇,“俯仰”解释为低头仰首。 原文 »

〔7〕出自《文选》乐府下-陆士衡中的「逝矣经天日,悲哉带地川。」篇,“俯仰”解释为低头抬头。 原文 »

〔8〕出自《文选》杂诗上-曹子建中的「仰彼朔风,用怀魏都。愿骋代马,倏忽北徂。」篇,“俯仰”解释为喻时间的短暂。《庄子·在宥》:“其疾俯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 原文 »

〔9〕出自《文选》杂诗上-曹子建中的「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篇,“俯仰”解释为俯仰之间。喻时间短暂。 原文 »

〔10〕出自《文选》杂诗下-陶渊明中的「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篇,“俯仰”解释为谓顷刻之间。终宇宙:穷尽宇宙之事。 原文 »

〔11〕出自《文选》杂拟下-江文通中的「潘黄门 悼亡岳」篇,“俯仰”解释为借指片刻时间。弭(mǐ):平息,消灭。 原文 »

〔12〕出自《文选》史论下-沈休文中的「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凭籍世资,用相陵驾。都正俗士,斟酌时宜,品目少多,随事俯仰,刘毅所云“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者也。岁月迁讹,斯风渐笃,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周汉之道,以智役愚,台隶参差,用成等级;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篇,“俯仰”解释为犹言升降。 原文 »

〔13〕出自《文选》论三-李萧远中的「凡希世苟合之士,蘧蒢戚施之人,俯仰尊贵之颜,逶迆势利之间。意无是非,赞之如流;言无可否,应之如响。以窥看为精神,以向背为变通。势之所集,从之如归市;势之所去,弃之如脱遗。其言曰:“名与身孰亲也?得与失孰贤也?荣与辱孰珍也?”故遂洁其衣服,矜其车徒,冒其货贿,淫其声色,脉脉然自以为得矣。盖见龙逢、比干之亡其身,而不惟飞廉、恶来之灭其族也。盖知伍子胥之属镂于吴,而不戒费无忌之诛夷于楚也。盖讥汲黯之白首于主爵,而不惩张汤牛车之祸也。盖笑萧望之跋踬于前,而不惧石显之绞缢于后也。故夫达者之算也,亦各有尽矣。」篇,“俯仰”解释为低头抬头。 原文 »

〔14〕出自《文选》连珠-陆士衡中的「臣闻适物之技,俯仰异用;应事之器,通塞异任。是以鸟栖云而缴飞,鱼藏渊而网沉。贲鼓密而含响,朗笛疏而吐音。」篇,“俯仰”解释为低头和抬头。比喻一上一下。 原文 »

〔15〕出自《三国志》后主传中的「景耀元年,姜维还成都。史官言景星现,于是大赦,改年。宦人黄皓始专政。吴大将军孙綝废其主亮,立琅邪王休。年夏月,立子谌为北地王,恂为新兴王,虔为上党王。年秋月,追谥故将军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年春月,追谥故将军赵云。冬月,大赦。年春正月,西河王琮卒。是岁,姜维复率众出侯和,为邓艾所破,还住沓中。年夏,魏大兴徒众,命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雍州刺史诸葛绪,数道并攻。于是遣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辅国大将军董厥等拒之。大赦。改元为炎兴。冬,邓艾破卫将军诸葛瞻于绵竹。用光禄大夫谯周策,降于艾。奉书曰:“限分江、汉,遇值深远,阶缘蜀土,斗绝隅;干运犯冒,渐苒历载,遂与京畿攸隔万里。每惟黄初中,文皇帝命虎牙将军鲜于辅,宣温密之诏,申好之恩;开示门户,大义炳然。而否德暗弱,窃贪遗绪;俯仰累纪,未率大教。天威既震,人鬼归能(之数),怖骇王师;神武所次,敢不革面,顺以从命!辄敕群帅投戈释甲,官府帑藏无所毁。百姓布野,余粮栖亩;以俟后来之惠,全元元之命。伏惟大魏,布德施化;宰辅伊、周,含覆藏疾。谨遣私署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驸马都尉邓良,奉赍印绶,请命告诚,敬输忠款;存亡敕赐,惟所裁之。舆榇在近,不复缕陈。”是日,北地王谌伤国之亡,先杀妻子,次以自杀。绍、良与艾相遇于雒县。艾得书,大喜;即报书,遣绍、良先还。艾至城北,后主舆榇自缚,诣军垒门。艾解缚焚榇,延请相见;因承制拜后主为骠骑将军。诸围守悉被后主敕,然后降下。艾使后主止其故宫,身往造焉。资严未发,明年春正月,艾见收。钟会自涪至成都,作乱。会既死,蜀中军众抄略,死丧狼藉;数日乃安集。」篇,“俯仰”解释为比喻苟且偷生。累纪:连续多年。 原文 »

〔16〕出自《三国志》吴主传中的「黄武元年春正月,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屯;皆破之,斩其将。月,鄱阳言黄龙现。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余营;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之,临阵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初,权外托事魏,而诚心不款。魏欲遣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往与盟誓,并征任子;权辞让不受。秋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权遣吕范等督军,以舟军拒休等;诸葛瑾、潘璋、杨粲救南郡;朱桓以濡须督拒仁。时扬、越蛮夷多未平集,内难未弭;故权卑辞上书,求自改厉:“若罪在难除,必不见置;当奉还土地民人,乞寄命交州,以终余年。”文帝报曰:“君生于扰攘之际,本有从横之志;降身奉国,以享兹祚。自君策名以来,贡献盈路;讨备之功,国朝仰成。埋而掘之,古人之所耻;朕之与君,大义已定。岂乐劳师,远临江汉?廊庙之议,王者所不得专。公上君过失,皆有本末。朕以不明,虽有曾母投杼之疑;犹冀言者不信,以为国福。故先遣使者犒劳,又遣尚书、侍中践修前言,以定任子。君遂设辞,不欲使进:议者怪之。又前都尉浩周劝君遣子,乃实朝臣交谋,以此卜君;君果有辞,外引隗嚣遣子不终,内喻窦融守忠而已。世殊时异,人各有心。浩周之还,口陈指麾;益令议者发明众嫌,终始之本,无所据仗:故遂俯仰从群臣议。今省上事,款诚深至;心用慨然,凄怆动容。即日下诏,敕诸军:‘但深沟高垒,不得妄进!’若君必效忠节,以解疑议;登身朝到,夕召兵还:此言之诚,有如大江!”权遂改年,临江拒守。冬月,大风,范等兵溺死者数千,余军还江南。曹休使臧霸以轻船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烧攻城车,杀略数千人。将军全琮、徐盛追斩魏将尹卢,杀获数百。月,权使太中大夫郑泉,聘刘备于白帝,始复通也。然犹与魏文帝相往来,至后年乃绝。是岁,改夷陵为西陵。」篇,“俯仰”解释为随从的样子。从群臣议:指出兵威胁孙吴。 原文 »

〔17〕出自《三国志》诸葛滕二孙濮阳传中的「恪乃著论喻众意曰:夫天无日,土无王。王者不务兼并天下而欲垂祚后世,古今未之有也。昔战国之时,诸侯自恃兵强地广,互有救援;谓此足以传世,人莫能危。恣情纵怀,惮于劳苦;使秦渐得自大,遂以并之:此既然矣。近者刘景升在荆州,有众万,财谷如山;不及曹操尚微,与之力竞;坐观其强大,吞灭诸袁。北方都定之后,操率万众来向荆州;当时虽有智者,不能复为画计。于是景升儿子,交臂请降,遂为囚虏。凡敌国欲相吞,即仇雠欲相除也。有雠而长之,祸不在己,则在后人,不可不为远虑也。昔伍子胥曰:“越年生聚,年教训;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夫差自恃强大,闻此邈然;是以诛子胥而无备越之心。至于临败悔之,岂有及乎?越小于吴,尚为吴祸;况其强大者邪?昔秦但得关西耳,尚以并吞国。今贼皆得秦、赵、韩、魏、燕、齐州之地;地悉戎马之乡,士林之薮。今以魏比古之秦,土地数倍;以吴与蜀比古国,不能半之。然今所以能敌之,但以操时兵众,于今适尽;而后生者未悉长大,正是贼衰少未盛之时。加司马懿先诛王凌,续自陨毙;其子幼弱,而专彼大任;虽有智计之士,未得施用。当今伐之,是其厄会。圣人急于趋时,诚谓今日。若顺众人之情,怀偷安之计,以为长江之险可以传世;不论魏之终始,而以今日遂轻其后:此吾所以长叹息者也。自(本)古以来,国之强弱,在乎产育。今者贼民,岁月繁滋;但以尚小,未可得用耳。若复数年后,其众必倍于今;而国家劲兵之地,皆已空尽,唯有此现众可以定事。若不早用之,端坐使老;复数年,略当损半,而现子弟数不足言。若贼众倍,而我兵损半;虽复使伊、管图之,未可如何!今不达远虑者,必以此言为迂。夫祸难未至而预忧虑,此固众人之所迂也。及于难至,然后顿颡;虽有智者,又不能图。此乃古今所病,非独时。昔吴始以伍员为迂,故难至而不可救。刘景升不能虑年之后,故无以诒其子孙。今恪无具臣之才,而受大吴萧、霍之任;智与众同,思不经远;若不及今日为国斥境,俯仰年老,而仇敌更强;欲刎颈谢责,宁有补邪?今闻众人或以百姓尚贫,欲务闲息;此不知虑其大危,而爱其小勤者也。昔汉祖幸已自有秦之地,何不闭关守险,以自娱乐?空出攻楚,身被创痍;介胄生虮虱,将士厌困苦?岂甘锋刃而忘安宁哉?虑于长久不得两存者耳!每览荆邯说公孙述以进取之图,近见家叔父表陈与贼争竞之计,未尝不喟然叹息也!夙夜反侧,所虑如此;故聊疏愚言,以达君子之末。若朝陨殁,志画不立;贵令来世知我所忧,可思于后。众皆以恪此」篇,“俯仰”解释为一俯一仰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原文 »

〔18〕出自《古文观止》柳宗元中的「箕子碑」篇,“俯仰”解释为左右周旋,应付。 原文 »

下一词汇:二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