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穆天子传》卷一中的「庚辰,至于[缺字],觞天子于磐石之上。天子乃奏广乐。」篇,“庚辰”解释为:十月五日。距前“戊寅”二日。丁谦《干支表》:“距前二日,所至地名已脱佚。”顾实作“十二日”。卫挺生作“十一月初九日”。 原文 »
〔2〕出自《穆天子传》卷二中的「庚辰,济于洋水。」篇,“庚辰”解释为:七月二日。距前“己卯”一日。丁谦《干支表》脱“庚辰”。顾实作“六月十四日”,距前一日。洪颐煊校注:“《山海经·西山经》注引作‘戊辰’。” 原文 »
〔3〕出自《穆天子传》卷三中的「庚辰,天子东征。」篇,“庚辰”解释为:五月七日。距前“庚子”四十日。丁谦《干支表》:“距前四十一(四十)日,待六师至乃行。”顾实作“四月十七日”,距前四十日。 原文 »
〔4〕出自《穆天子传》卷四中的「庚辰,至于滔水。浊繇氏之所食。」篇,“庚辰”解释为:七月八日。距前“乙巳”三十五日。丁谦《干支表》:“距前三十五日,至于滔水,因在积山原休息月余,至是方行也。”顾实作“六月十八日”,亦距前三十五日。 原文 »
〔5〕出自《穆天子传》卷四中的「庚辰,天子大朝于宗周之庙,乃里西土之数。曰:自宗周瀍水以西,北至于河宗之邦阳纡之山,三千有四百里;自阳纡西至于西夏氏,二千又五百里;自西夏至于珠余氏及河首,千又五百里;自河首、襄山以西,南至于舂山、珠泽、昆仑之丘,七百里。自舂山以西,至于赤乌氏、舂山,三百里;东北还至于群玉之山,截舂山以北;自群玉之山以西,至于西王母之邦,三千里;[缺字]自西王母之邦,北至于旷原之野,飞鸟之所解其羽,千有九百里。[缺字]宗周至于西北大旷原,万四千里。乃还,东南复至于阳纡,七千里。还归于周,三千里。各行兼数,三万有五千里。」篇,“庚辰”解释为:十一月九日。距前“癸酉”七日。丁谦《干支表》:“距前七日,大朝于宗周,里西土之数。”顾实作“十月十九日”,亦距前七日。 原文 »
〔6〕出自《穆天子传》卷六中的「庚辰,舍于茅尺,于是禋祀,除丧始乐,素服而归,是曰素氏。天子遂西南。」篇,“庚辰”解释为:十一月二十八日。距前“己卯”一日。 原文 »
〔7〕出自《三国志》文帝纪中的「秋月,庚辰,令曰:“轩辕有明台之议,放勋有衢室之问;皆所以广询于下也。百官有司,其务以职尽规谏:将率陈军法,朝士明制度,牧守申政事,缙绅考艺。吾将兼览焉。”孙权遣使奉献。蜀将孟达率众降。武都氐王杨仆率种人内附,居汉阳郡。甲午,军次于谯。大飨军及谯父老百姓于邑东。月,石邑县言凤凰集。」篇,“庚辰”解释为:旧历初六日。 原文 »
〔8〕出自《三国志》明帝纪中的「秋月,丁卯,司徒陈矫薨。孙权遣将朱然等万人,围江夏郡;荆州刺史胡质等击之,然退走。初,权遣使浮海与高句丽通,欲袭辽东。遣幽州刺史毌丘俭率诸军及鲜卑、乌丸,屯辽东南界;玺书征公孙渊。渊发兵反,俭进军讨之;会连雨日,辽水大涨,诏俭引军还。右北平乌丸单于寇娄敦、辽西乌丸都督王护留等居辽东,率部众随俭内附。己卯,诏辽东将吏士民为渊所胁略不得降者,切赦之。辛卯,太白昼现。渊自俭还,遂自立为燕王,置百官,称绍汉元年。诏青、兖、幽、冀州大作海船。月,冀、兖、徐、豫州民,遇水。遣侍御史循行没溺死亡及失财产者,在所开仓赈救之。庚辰,皇后毛氏卒。冬月,丁未,月犯荧惑。癸丑,葬悼毛后于愍陵。乙卯,营洛阳南委粟山为圜丘。月,壬子冬至,始祀。丁巳,分襄阳临沮、宜城、旍阳、邔县,置襄阳南部都尉。己未,有司奏文昭皇后立庙京都。分襄阳郡之鄀、叶县属义阳郡。」篇,“庚辰”解释为:旧历十六日。 原文 »
〔9〕出自《古文观止》《左传》中的「郑庄公戒饬守臣」篇,“庚辰”解释为:七月一日。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