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功曹的解释

功曹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世说新语》识鉴 第七中的「车胤父作南平郡功曹,太守王胡之避司马无忌之难,置郡于澧阴。是时胤十余岁,胡之每出,尝于篱中见而异焉。谓胤父曰:“此儿当致高名。”后游集,恒命之。胤长,又为桓宣武所知,清通于多士之世,官至选曹尚书。」篇,“功曹”解释为官名,郡守的属官,掌人事并参与政务。 原文 »

〔2〕出自《文选》碑文上-蔡伯喈中的「先生讳寔,字仲弓,颍川许人也。含元精之和,应期运之数。兼资九德,总修百行。于乡党则恂恂焉,彬彬焉。善诱善导,仁而爱人,使夫少长,咸安怀之。其为道也,用行舍藏,进退可度。不徼讦以干时,不迁贰以临下。四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府,再辟大将军。宰闻喜半岁,太丘一年。德务中庸,教敦不肃。政以礼成,化行有谧。会遭党事,禁固二十年。乐天知命,澹然自逸。交不谄上,爱不渎下。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及文书赦宥,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四门备礼,闲心静居。大将军何公,司徒袁公,前后招辟,使人晓喻,云欲特表,便可入践常伯,超补三事,纡佩金紫,光国垂勋。先生曰:“绝望已久,饰巾待期而已。”皆遂不至。弘农杨公,东海陈公,每在衮职,群寮贺之,皆举手曰:“颍川陈君,绝世超伦,大位未跻,惭于臧文窃位之负。”故时人高其德,重乎公相之位也。」篇,“功曹”解释为汉代州郡佐吏,掌管考查记录功劳之事。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三少帝纪中的「年春月,大将军司马文王陷寿春城,斩诸葛诞。月,诏曰:“古者克敌,收其尸以为京观,所以惩昏逆而彰武功也。汉孝武元鼎中,改桐乡为闻喜,新乡为获嘉,以著南越之亡。大将军亲总戎,营据丘头;内夷群凶,外殄寇虏;功济兆民,声振海。克敌之地,宜有令名:其改‘丘头’为‘武丘’。明以武平乱,后世不忘;亦京观、邑之义也”。夏月,命大将军司马文王为相国,封晋公,食邑郡,加之锡;文王前后让,乃止。月,丙子,诏曰:“昔南阳郡山贼扰攘,欲劫质故太守东里衮。功曹应余独身捍衮,遂免于难。余颠沛殒毙,杀身济君。其下司徒:署余孙伦吏,使蒙伏节之报”辛卯,大论淮南之功,封爵、行赏各有差。秋月,甲戌,以骠骑将军王昶为司空。丙寅,诏曰:“夫养老兴教,代所以树风化垂不朽也。必有老、更以崇至敬,乞言纳诲,著在惇史;然后合承流,下观而化。宜妙简德行,以充其选。关内侯王祥,履仁秉义,雅志淳固。关内侯郑小同,温恭孝友,率礼不忒。其以祥为老,小同为更。”车驾亲率群司,躬行古礼焉。是岁,青龙、黄龙仍现顿丘、冠军、阳夏县界井中。」篇,“功曹”解释为官名。郡太守府的下属官员之一,负责人事档案和人才选举。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桓二陈徐卫卢传中的「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也。仕郡功曹,太守孙坚举阶孝廉。除尚书郎,父丧还乡里。会坚击刘表战死,阶冒难诣表乞坚丧,表义而与之。后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表举州以应绍。阶说其太守张羡曰:“夫举事而不本于义,未有不败者也。故齐桓率诸侯以尊周,晋文逐叔带以纳王。今袁氏反此;而刘牧应之,取祸之道也。明府必欲立功明义,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羡曰:“然则何向而可?”阶曰:“曹公虽弱,仗义而起;救朝廷之危,奉王命而讨有罪:孰敢不服?今若举郡保江,以待其来而为之内应,不亦可乎!”羡曰:“善。”乃举长沙及旁郡以拒表,遣使诣太祖。太祖大悦。会绍与太祖连战,军未得南。而表急攻羡,羡病死;城陷,阶遂自匿。久之,刘表辟为从事祭酒,欲妻以妻妹蔡氏。阶自陈已结婚,拒而不受,因辞疾告退。」篇,“功曹”解释为官名。郡太守府下属官员,负责府内人事,包括吏员的挑选、任命和记录工作成绩等。 原文 »

〔5〕出自《三国志》和常杨杜赵裴传中的「后刺史梁习,荐州界名士林及杨俊、王凌、王象、荀纬,太祖皆以为县长。林宰南和,治化有成;超迁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所在有绩。文帝为官将,林为功曹。太祖西征,田银、苏伯反,幽、冀扇动。文帝欲亲自讨之,林曰:“昔忝博陵,又在幽州;贼之形势,可料度也。北方吏民,乐安厌乱,服化已久,守善者多。银、伯犬羊相聚,智小谋大,不能为害。方今大军在远,外有强敌。将军为天下之镇也,轻动远举,虽克不武。”文帝从之,遣将往伐,应时克灭。出为平原太守、魏郡东部都尉。入为丞相东曹属。魏国既建,拜尚书。」篇,“功曹”解释为官名。五官中郎将府有功曹,负责府内人事。 原文 »

〔6〕出自《三国志》庞统法正传中的「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答曰:“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谈,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今拔失,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瑜卒,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及当西还,并会昌门:陆绩、顾邵、全琮皆往。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谓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多,亦时之佳也。”绩、邵谓统曰:“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海之士。”深与统相结而还。」篇,“功曹”解释为官名。即功曹史。郡太守的下属,主管人事。 原文 »

〔7〕出自《三国志》黄李吕马王张传中的「张嶷字伯岐,巴西(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夫人得免。由是显名,州召为从事。时郡内士人龚禄、姚伷,位千石,当世有声名,皆与嶷友善。建兴年,丞相亮北住汉中;广汉绵竹山贼张慕等,钞盗军资;劫掠吏民;嶷以都尉将兵讨之。嶷度其鸟散,难以战擒;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斩慕等余级,渠帅悉殄。寻其余类,旬日清泰。后得疾病困笃,家素贫匮;广汉太守蜀郡何祗,名为通厚;嶷宿与疏阔,乃自舆诣祗,托以治疾。祗倾财医疗,数年除愈。其党道信义皆此类也。拜为牙门将,属马忠。北讨汶山叛羌,南平郡蛮夷,辄有筹画战克之功。年,武都氐王苻健请降,遣将军张尉往迎,过期不到。大将军蒋琬深以为念,嶷平之曰:“苻健求附款至,必无他变;素闻健弟狡黠,又夷狄不能同功;将有乖离,是以稽留耳。”数日,问至,健弟果将百户就魏,独健来从。」篇,“功曹”解释为官名。负责人事。 原文 »

〔8〕出自《三国志》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中的「策薨,奔丧于吴。后权复征江夏,范与张昭留守。曹公至赤壁,与周瑜等俱拒破之。拜裨将军,领彭泽太守,以彭泽、柴桑、历(阳)陵为奉邑。刘备诣京见权,范密请留备。后迁平南将军,屯柴桑。权讨关羽,过范馆。谓曰:“昔早从卿言,无此劳也!今当上取之,卿为我守建业。”权破羽还,都武昌。拜范建威将军,封宛陵侯,领丹杨太守;治建业,督扶州以下至海。转以溧阳、怀安、宁国为奉邑。曹休、张辽、臧霸等来伐;范督徐盛、全琮、孙韶等,以舟师拒休等于洞口。迁前将军,假节,改封南昌侯。时遭大风,船人覆溺,死者数千,还军。拜扬州牧。性好威仪。州民如陆逊、全琮及贵公子,皆修敬虔肃,不敢轻脱。其居处服饰,于时奢靡,然勤事奉法。故权悦其忠,不怪其侈。初,策使范典主财计。权时年少,私从有求;范必关白,不敢专许:当时以此见望。权守阳羡长,有所私用,策或料覆。功曹周谷辄为傅著簿书,使无谴问:权临时悦之。及后统事,以范忠诚,厚见信任;以谷能欺更簿书,不用也。黄武年,范迁大司马;印绶未下,疾卒。权素服举哀,遣使者追赠印绶。及还都建业,权过范墓,呼曰:“子衡!”言及流涕,祀以太牢。」篇,“功曹”解释为官名。主管人事财务。傅著:增添。指虚报财务支出的项目。簿书:账簿记载。 原文 »

〔9〕出自《三国志》虞陆张骆陆吾朱传中的「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缞绖诣府门。朗欲就之,翻乃脱缞入见,劝朗避策。朗不能用,拒战败绩,亡走浮海。翻追随营护,到东部候官。候官长,闭城不受;翻往说之,然后见纳。朗谓翻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第。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于豫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愿少留意!”策曰:“君言是也!然时有所思,端坐悒悒,有裨谌草创之计。是以行耳。”」篇,“功曹”解释为官名。郡太守的下属,主管人事。 原文 »

下一词汇:共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