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庚子的解释

庚子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鸟兽上-贾谊中的「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 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谶言其度。曰:“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请问于 兮:“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灾。淹速之度兮,语予其期。” 乃叹息,举首奋翼;口不能言,请对以臆:」篇,“庚子”解释为四月庚子这一天是二十八日。 原文 »

〔2〕出自《穆天子传》卷三中的「庚子,至于[缺字]之山而休,以待六师之人。」篇,“庚子”解释为三月二十六日。距前“己亥”一日。丁谦《干支表》:“距前一日,至[缺字]山以待六师。”顾实作“三月初七日”,亦距前一日。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武帝纪中的「年春正月,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庚子,王崩于洛阳。年。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谥曰武王。月,丁卯,葬高陵。」篇,“庚子”解释为旧历二十三日。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文帝纪中的「诏曰:“昔仲尼资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当衰周之末,无受命之运。在鲁、卫之朝,教化乎洙、泗之上。凄凄焉,遑遑焉,欲屈己以存道,贬身以救世。于时王公,终莫能用之;乃退考代之礼,修素王之事:因鲁史而制《春秋》,就太师而正《雅》、《颂》。俾千载之后,莫不宗其文以述作,仰其圣以成谋。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遭天下大乱,百祀堕坏。旧居之庙,毁而不修;褒成之后,绝而莫继。阙里不闻讲颂之声;时不睹蒸、尝之位。斯岂所谓崇礼报功,盛德百世必祀者哉!其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邑百户,奉孔子祀。令鲁郡修起旧庙,置百户吏卒以守卫之;又于其外广为室屋以居学者。”」篇,“庚子”解释为旧历初一日。 原文 »

〔5〕出自《三国志》文帝纪中的「秋月,冀州大蝗。民饥,使尚书杜畿持节开仓廪以赈之。月,蜀大将黄权率众降。月,甲午,诏曰:“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庚子,立皇后郭氏。赐天下男子爵,人级;鳏、寡、笃癃及贫不能自存者赐谷。」篇,“庚子”解释为旧历初九日。 原文 »

〔6〕出自《三国志》明帝纪中的「年春正月,宣王攻破新城。斩达,传其首。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巫县为上庸郡,锡县为锡郡。蜀大将诸葛亮寇边,天水、南安、安定郡吏民叛应亮。遣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并进兵。右将军张郃击亮于街亭,大破之。亮败走,郡平。丁未,行幸长安。夏月,丁酉,还洛阳宫。赦系囚非殊死以下。乙巳,论讨亮功,封爵、增邑各有差。月,大旱。月,诏曰:“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自顷儒官或非其人,将何以宣明圣道?其高选博士:才任侍中、常侍者。申敕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秋月,曹休率诸军至皖,与吴将陆议战于石亭,败绩。乙酉,立皇子穆为繁阳王。庚子,大司马曹休薨。冬月,诏公卿近臣举良将,各人。月,司徒王朗薨。月,诸葛亮围陈仓;曹真遣将军费曜等拒之。辽东太守公孙恭兄子渊,劫夺恭位;遂以渊领辽东太守。」篇,“庚子”解释为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九月丁巳朔,无庚子。庚子是旧历十月十四日。此处史文疑有误。 原文 »

〔7〕出自《三国志》明帝纪中的「年春正月,诏太尉司马宣王。率众讨辽东。月,癸卯,以太中大夫韩暨为司徒。癸丑,月犯心距星;又犯心中央大星。夏月,庚子,司徒韩暨薨。壬寅,分沛国萧、相、竹邑、符离、蕲、铚、龙亢、山桑、洨、虹县,为汝阴郡;宋县、陈郡苦县皆属谯郡。以沛、杼秋、公丘、彭城丰国、广戚并县,为沛王国。庚戌,大赦。月,乙亥,月犯心距星,又犯中央大星。月,省渔阳郡之狐奴县,复置安乐县。」篇,“庚子”解释为旧历初九日。 原文 »

〔8〕出自《三国志》三少帝纪中的「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车驾谒高平陵。太傅司马宣王奏免大将军曹爽、爽弟中领军羲、武卫将军训、散骑常侍彦官,以侯就第。戊戌,有司奏收黄门张当付廷尉;考实其辞,爽与谋不轨。又尚书丁谧、邓飏、何晏,司隶校尉毕轨,荆州刺史李胜,大司农桓范,皆与爽通奸谋,夷族。语在《爽传》。丙午,大赦。丁未,以太傅司马宣王为丞相;固让,乃止。夏月乙丑,改年。丙子,太尉蒋济薨。冬月,辛卯,以司空王凌为太尉。庚子,以司隶校尉孙礼为司空。年夏月,以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冬月,以特进孙资为骠骑将军。月,司空孙礼薨。月,甲辰,东海王霖薨。乙未,征南将军王昶渡江,掩攻吴,破之。」篇,“庚子”解释为旧历十八日。 原文 »

〔9〕出自《三国志》三少帝纪中的「年春正月,荆州刺史王基、新城太守(陈)州泰攻吴。破之,降者数千口。月,置南郡之夷陵县以居降附。月,以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月,甲申,以征南将军王昶为征南大将军。壬辰,大赦。丙午,闻太尉王凌谋废帝,立楚王彪;太傅司马宣王东征凌。月,甲寅,凌自杀。月,彪赐死。秋月,壬戌,皇后甄氏崩。辛未,以司空司马孚为太尉。月,戊寅,太傅司马宣王薨,以卫将军司马景王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乙未,葬怀甄后于太清陵。庚子,骠骑将军孙资薨。月,有司奏:诸功臣应飨食于太祖庙者,更以官为次;太傅司马宣王,功高爵尊,最在上。月,以光禄勋郑冲为司空。年春正月,癸卯,以抚军大将军司马景王为大将军。月,立皇后张氏,大赦。夏月,鱼,现于武库屋上。冬月,诏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毌丘俭等,征吴。月,吴大将军诸葛恪拒战,大破众军于东关。不利而还。」篇,“庚子”解释为旧历二十七日。 原文 »

〔10〕出自《三国志》三少帝纪中的「正元元年冬月,壬辰,遣侍中持节,分适方:观风俗,劳士民,察冤枉、失职者。癸巳,假大将军司马景王黄钺;入朝不趋,奏事不名,剑履上殿。戊戌,黄龙现于邺井中。甲辰,命有司论废立定策之功,封爵、增邑、进位、班赐,各有差。年春正月,乙丑,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反。(戊戌)戊寅,大将军司马景王征之。癸未,车骑将军郭淮薨。闰月,己亥,破钦于乐嘉;钦遁走,遂奔吴。甲辰,安风淮津都尉斩俭,传首京都。壬子,复特赦淮南士民诸为俭、钦所诖误者。以镇南将军诸葛诞为镇东大将军。司马景王薨于许昌。月,丁巳,以卫将军司马文王为大将军,录尚书事。甲子,吴大将孙峻等众号万,至寿春;诸葛诞拒击破之,斩吴左将军留赞,献捷于京都。月,立皇后卞氏,大赦。夏月甲寅,封后父卞隆为列侯。甲戌,以征南大将军王昶为骠骑将军。秋月,以征东大将军胡遵为卫将军,镇东大将军诸葛诞为征东大将军。月,辛亥,蜀卫将军姜维寇狄道。雍州刺史王经与战洮西。经大败,还保狄道城。辛未,以长水校尉邓艾行安西将军,与征西将军陈泰并力拒维。戊辰,复遣太尉司马孚为后继。月,庚子,讲《尚书》业终;赐执经亲授者司空郑冲、侍中郑小同等各有差。甲辰,姜维退还。冬月,诏曰:“朕以寡德,不能‘式遏寇虐’,乃令蜀贼陆梁边陲。洮西之战,至取负败。将士死亡,计以千数。或没命战场,冤魂不反;或牵掣虏手,流离异域。吾深痛愍,为之悼心!其令所在郡、典农及安、抚夷护军、各部大吏:慰恤其门户,无差赋役年;其力战死事者,皆如旧科。勿有所漏。”月,甲午,以陇右郡及金城,连年受敌,或亡叛投贼;其亲戚留在本土者不安,皆特赦之。癸丑,诏曰:“往者洮西之战,将吏士民或临阵战亡,或沉溺洮水。骸骨不收,弃于原野。吾常痛之。其告征西、安西将军:各令部人于战处及水次钩求尸丧,收敛藏埋,以慰存亡。”」篇,“庚子”解释为旧历二十一日。 原文 »

下一词汇: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