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郭淮的解释

郭淮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世说新语》方正 第五中的「郭淮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屡有战庸。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当并诛。使者征摄甚急,淮使戒装,克日当发。州府文武及百姓劝淮举兵,淮不许。至期遣妻,百姓号泣追呼者数万人。行数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还,于是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既至,淮与宣帝书曰:“五子哀恋,思念其母。其母既亡,则无五子。五子若殒,亦复无淮。”宣帝乃表特原淮妻。」篇,“郭淮”解释为郭淮(?—255),字伯济。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阳曲县)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三少帝纪中的「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车驾谒高平陵。太傅司马宣王奏免大将军曹爽、爽弟中领军羲、武卫将军训、散骑常侍彦官,以侯就第。戊戌,有司奏收黄门张当付廷尉;考实其辞,爽与谋不轨。又尚书丁谧、邓飏、何晏,司隶校尉毕轨,荆州刺史李胜,大司农桓范,皆与爽通奸谋,夷族。语在《爽传》。丙午,大赦。丁未,以太傅司马宣王为丞相;固让,乃止。夏月乙丑,改年。丙子,太尉蒋济薨。冬月,辛卯,以司空王凌为太尉。庚子,以司隶校尉孙礼为司空。年夏月,以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冬月,以特进孙资为骠骑将军。月,司空孙礼薨。月,甲辰,东海王霖薨。乙未,征南将军王昶渡江,掩攻吴,破之。」篇,“郭淮”解释为郭淮(?—公元 255),传见本书卷二十六。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桓二陈徐卫卢传中的「泰字玄伯。青龙中,除散骑侍郎。正始中,徙游击将军。为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怀柔夷民,甚有威惠。京邑贵人多寄宝货,因泰市奴婢;泰皆挂之于壁,不发其封。及征为尚书,悉以还之。嘉平初,代郭淮为雍州刺史,加奋威将军。蜀(大)卫将军姜维率众依麹山筑城,使牙门将句安、李歆等守之;聚羌胡质任等寇逼诸郡。征西将军郭淮与泰谋所以御之,泰曰:“麹城虽固,去蜀险远,当须运粮;羌夷患维劳役,必未肯附。今围而取之,可不血刃而拔其城;虽其有救,山道阻险,非行兵之地也。”淮从泰计,使泰率讨蜀护军徐质、南安太守邓艾等进兵围之,断其运道及城外流水。安等挑战,不许;将士困窘,分粮聚雪以稽日月。维果来救,出自牛头山,与泰相对。泰曰:“兵法贵在‘不战而屈人’。今绝牛头,维无反道,则我之擒也。”敕诸军各坚垒勿与战。遣使白淮:欲自南渡白水,循水而东;使淮趋牛头,截其还路;可并取维,不惟安等而已。淮善其策,进率诸军军洮水。维惧,遁走;安等孤悬,遂皆降。」篇,“郭淮”解释为郭淮(?—公元 255),传见本书卷二十六。雍州:州名。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原文 »

下一词汇:郭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