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世说新语》方正 第五中的「晋武帝时,荀勖为中书监,和峤为令。故事:监、令由来共车。峤性雅正,常疾勖谄谀。后公车来,峤便登,正向前坐,不复容勖。勖方更觅车,然后得去。监、令各给车,自此始。」篇,“故事”解释为:旧的典章制度,成例。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钟繇华歆王朗传中的「文帝即王位,复为大理。及践阼,改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时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并先世名臣。文帝罢朝,谓左右曰:“此公者,乃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明帝即位,进封定陵侯;增邑百,并前千百户。迁太傅。繇有膝疾,拜起不便;时华歆亦以高年疾病,朝见,皆使载舆车,虎贲舁上殿就坐。是后公有疾,遂以为故事。」篇,“故事”解释为:过去的事例。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方伎传中的「杜夔字公良,河南人也。以知音为雅乐郎。中平年,疾,去官。州、郡、司徒礼辟,以世乱奔荆州。荆州牧刘表令与孟曜为汉主合雅乐。乐备,表欲庭观之。夔谏曰:“今将军号(不)为天子合乐,而庭作之,无乃不可乎!”表纳其言而止。后表子琮降太祖。太祖以夔为军谋祭酒,参太乐事;因令创制雅乐。夔善钟律,聪思过人;丝竹音,靡所不能,惟歌舞非所长。时,散郎邓静、尹齐善咏雅乐,歌师尹胡能歌宗庙郊祀之曲,舞师冯肃、服养晓知先代诸舞。夔总统研精:远考诸经,近采故事;教习讲肄,备作乐器。绍复先代古乐,皆自夔始也。黄初中,为太乐令、协律都尉。汉铸钟工柴玉,巧有意思,形器之中,多所造作,亦为时贵人见知。夔令玉铸铜钟,其声韵清浊多不如法;数毁改作。玉甚厌之;谓夔清浊任意,颇拒捍夔。夔、玉更相白于太祖,太祖取所铸钟,杂错更试,然知夔为精而玉之妄也;于是罪玉及诸子,皆为养马士。文帝爱待玉,又尝令夔与左(愿) 等于宾客之中吹笙鼓琴,夔有难色;由是帝意不悦。后因他事系夔,使(愿) 等就学;夔自谓所习者雅,仕宦有本,意犹不满。遂黜免以卒。弟子河南邵登、张泰、桑馥,各至太乐丞;下邳陈颃,司律中郎将。自左延年等虽妙于音,咸善郑声;其好古存正,莫及夔。」篇,“故事”解释为:过去的事例。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诸葛氏集目录开府作牧第权制第南征第北出第计算第训厉第综核上第综核下第杂言上第杂言下第贵和第兵要第传运第与孙权书第与诸葛瑾书第与孟达书第废李平第法检上第法检下第科令上第科令下第军令上第军令中第军令下第右篇,凡万千百字。臣寿等言: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领中书监、济北侯臣荀勖,中书令、关内侯臣和峤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诸葛亮故事。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善有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之有伦也。辄删除复重,随类相从,凡为篇,篇名如右。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青龙年春,亮帅众出武功;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信矣!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篇,“故事”解释为:过去的公务文书。当时习称公务文书为事。参见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事”条。 原文 »
〔5〕出自《三国志》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中的「建兴元年,封都亭侯。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年,亮出北谷口,延为前锋,出亮营里。延梦头上生角,以问占梦赵直。直诈延曰:“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退而告人曰:“‘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篇,“故事”解释为:过去的事例。楚汉相争时,韩信向刘邦献计,请刘邦拨给他三万精兵,他先把北、东、南三方外围的敌方势力清除干净,然后与刘邦大军会合,在荥阳与项羽决战,刘邦听从了他的建议。事见《汉书》卷三十四《韩信传》。 原文 »
〔6〕出自《三国志》三嗣主传中的「永安元年冬月,壬午,诏曰:“夫褒德赏功,古今通义:其以大将军綝为丞相,荆州牧,增食县;武卫将军恩为御史大夫,卫将军,中军督,封县侯;威远将军(授)据为右将军,县侯;偏将军幹杂号将军,亭侯;长水校尉张布辅导勤劳,以布为辅义将军,封永康侯;董朝亲迎,封为乡侯。”又诏曰:“丹杨太守李衡,以往事之嫌,自拘有司。夫射钩、斩袪,在君为君。遣衡还郡,勿令自疑。”己丑,封孙皓为乌程侯,皓弟德钱唐侯,谦永安侯。月甲午,风转复,蒙雾连日。綝门侯,皆典禁兵,权倾人主;有所陈述,敬而不违:于是益恣。休恐其有变,数加赏赐。丙申,诏曰:“大将军忠款内发,首建大计以安社稷;卿士内外,咸赞其议:并有勋劳。昔霍光定计,百僚同心:无复是过。亟按前日与议定策、告庙人名,依故事应加爵位者,促施行之!”戊戌,诏曰:“大将军掌中外诸军事,事统烦多;其加卫将军、御史大夫恩侍中,与大将军分省诸事。”壬子,诏曰:“诸吏家有人人兼重为役:父兄在都,子弟给郡县吏;既出限米,军出又从;至于家事无经护者。朕甚愍之!其有人人为役,听其父兄所欲留,为留人;除其米限,军出不从。”又曰:“诸将吏奉迎、陪位在永昌亭者,皆加位级。”顷之,休闻綝逆谋,阴与张布图计。月,戊辰腊,百僚朝贺,公卿升殿;诏武士缚綝,即日伏诛。己巳,诏以左将军张布讨奸臣,加布为中军督;封布弟惇为都亭侯,给兵百人;惇弟恂为校尉。诏曰:“古者建国,教学为先;所以导世治性,为时养器也。自建兴以来,时事多故。吏民颇以目前趋务,去本就末,不循古道。夫所尚不惇,则伤化败俗。其按古置学官,立经博士;核取应选,加其宠禄。科现吏之中,及将吏子弟有志好者,各令就业;岁课试,差其品第,加以位赏;使见之者乐其荣,闻之者羡其誉:以敦王化,以隆风俗。”」篇,“故事”解释为:过去的事例。 原文 »
〔7〕出自《容斋随笔》三嗣主传中的「元丰官制」篇,“故事”解释为:成例。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