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竹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列子》杨朱篇中的「杨朱游于鲁,舍于孟氏。孟氏问曰:“人而已矣,奚以名为?”曰:“以名者为富。”“既富矣,奚不已焉?”曰:“为贵。”“既贵矣,奚不已焉?”曰:“为死。”“既死矣,奚为焉?”曰:“为子孙。”“名奚益于子孙?”曰:“名乃苦其身,燋其心。乘其名者,泽及宗族,利兼乡党,况子孙乎?”“凡为名者必廉,廉斯贫;为名者必让,让斯贱。”曰:“管仲之相齐也,君淫亦淫,君奢亦奢,志合言从,道行国霸。死之后,管氏而已。田氏之相齐也,君盈则己降,君敛则己施,民皆归之,因有齐国;子孙享之,至今不绝。”“若实名贫,伪名富。”曰:“实无名,名无实;名者,伪而已矣。昔者尧、舜伪以天下让许由、善卷,而不失天下,享祚百年。伯夷、叔齐实以孤竹君让而终亡其国,饿死于首阳之山。实伪之辩,如此其省也。”」篇,“孤竹”解释为:古国名。在今河北卢龙一带,存在于商、周之时。 原文 »
〔2〕出自《文选》京都中-张平子中的「“盛夏后之致美,爰敬恭于明神。尔乃孤竹之管,云和之瑟,雷鼓 ,六变既毕。冠华秉翟,列舞八佾。元祀惟称,群望咸秩。飏槱燎之炎炀,致高烟乎太一。神歆馨而顾德,祚灵主以元吉。」篇,“孤竹”解释为:殷商古国名。在今河北卢龙西。 原文 »
〔3〕出自《文选》七下-张景阳中的「“若乃目厌常玩,体倦帷幄,携公子而双游,时娱观于林麓,登翠阜,临丹谷,华草锦繁,飞采星烛。阳叶春青,阴条秋绿,华实代新,承意恣欢。仰折神 ,俯采朝兰,溯惠风于衡薄,眷椒涂于瑶坛。尔乃浮三翼,戏中沚,潜鳃骇,惊翰起,沉丝结,飞矰理,挂归翮于赤霄之表,出华鳞于紫渊之里。然后纵棹随风,弭楫乘波,吹孤竹,拊云和,渊客唱《淮南》之曲,榜人奏《采菱》之歌,歌曰:‘乘凫舟兮为水嬉,临芳洲兮拔灵芝;乐以忘戚,游以卒时,穷夜为日,毕岁为期。’此盖宴居之浩丽,子岂能从我而处之乎?”公子曰:“余病未能也。”」篇,“孤竹”解释为:管乐器。李周翰注:“孤竹,管也。” 原文 »
〔4〕出自《文选》史论下-范蔚宗中的「《易》称“遁之时义大矣哉”,又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是以尧称则天,而不屈颍阳之高;武尽美矣,终全孤竹之絜。自兹以降,风流弥繁。长往之轨未殊,而感致之数匪一。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亦云介性所至而已。故蒙耻之宾,屡黜不去其国;蹈海之节,千乘莫移其情。适使矫易去就,则不能相为矣。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然而蝉蜕嚣埃之中,自致寰区之外,异夫饰智巧以逐浮利者乎!荀卿有言曰,“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也。」篇,“孤竹”解释为:指伯夷、叔齐。二人为商孤竹君之子,曾谏阻周武王伐纣。武王灭商后,二人耻食周粟,逃至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山中。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