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河东的解释

河东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书上-朱叔元中的「伯通与耿侠游,俱起佐命,同被国恩。侠游谦让,屡有降挹之言;而伯通自伐,以为功高天下。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高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今乃愚妄,自比六国。六国之时,其势各盛,廓土数千里,胜兵将百万,故能据国相持,多历年所。今天下几里?列郡几城?奈何以区区渔阳而结怨天子?此犹河滨之民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篇,“河东”解释为郡名。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 原文 »

〔2〕出自《文选》书下-嵇叔夜中的「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间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篇,“河东”解释为黄河以东的地区,指今山西西南部一带。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武帝纪中的「年春正月,天子命公世子丕为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太原商曜等,以大陵叛;遣夏侯渊、徐晃围破之。张鲁据汉中;月,遣钟繇讨之。公使渊等出河东,与繇会。」篇,“河东”解释为郡名。治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王卫二刘傅传中的「卫觊字伯儒,河东安邑人也。少夙成,以才学称。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茂陵令、尚书郎。太祖征袁绍,而刘表为绍援,关中诸将又中立;益州牧刘璋与表有隙,觊以治书侍御史使益州,令璋下兵以缀表军。至长安,道路不通,觊不得进,遂留镇关中。时方大有还民,关中诸将多引为部曲。觊书与荀彧曰:“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万余家。闻本土安宁,皆企望思归。而归者无以自业,诸将各竞招怀,以为部曲。郡县贫弱,不能与争,兵家遂强。旦变动,必有后忧。夫盐,国之大宝也,自乱来散放,宜如旧置使者监卖。以其直益市犁牛,若有归民,以供给之。勤耕积粟,以丰殖关中。远民闻之,必日夜竞还。又使司隶校尉留治关中以为之主,则诸将日削,官民日盛,此强本弱敌之利也。”彧以白太祖。太祖从之,始遣谒者仆射监盐官,司隶校尉治弘农。关中服从,乃白召觊还。稍迁尚书。魏国既建,拜侍中,与王粲并典制度。」篇,“河东”解释为郡名。治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安邑:县名。县治在今山西夏县西北。 原文 »

〔5〕出自《容斋随笔》王卫二刘傅传中的「周世中国地」篇,“河东”解释为北宋河东路,治并州(今山西太原)。 原文 »

下一词汇: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