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黄帝的解释

黄帝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中的「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勘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篇,“黄帝”解释为即轩辕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中原各族的始祖。 原文 »

〔2〕出自《庄子》外篇-在宥中的「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山,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复往邀之。」篇,“黄帝”解释为轩辕氏,相传为中原部族的祖先。 原文 »

〔3〕出自《淮南子》第三卷 天文训中的「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其神为镇星,其兽黄龙,其音宫,其日戊己。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其神为太白,其兽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其神为辰星,其兽玄武,其音羽,其日壬癸。」篇,“黄帝”解释为少典之子,祭祀为中央之帝。 原文 »

〔4〕出自《文选》京都中-张平子中的「“必以肆奢为贤,则是黄帝合宫,有虞总期,固不如夏癸之瑶台,殷辛之琼室也。汤武谁革而用师哉?盍亦览东京之事以自寤乎?且天子有道,守在海外。守位以仁,不恃隘害。苟民志之不谅,何云岩险与襟带!秦负阻于二关,卒开项而受沛。彼偏据而规小,岂如宅中而图大。」篇,“黄帝”解释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又居姬水,因改姓姬。国于有熊,故亦称有熊氏。败炎帝、杀蚩尤,诸侯尊为天子。合宫:黄帝宫室。薛综注:“谓黄帝明堂,以草盖之,名曰合宫。” 原文 »

〔5〕出自《文选》宫殿-王文考中的「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缪形,随色象类,曲得其情。上纪开辟,遂古之初;五龙比翼,人皇九头;伏羲鳞身,女娲蛇躯。鸿荒朴略,厥状睢盱。焕炳可观,黄帝唐虞。轩冕以庸,衣裳有殊。下及三后,媱妃乱主;忠臣孝子,烈士贞女。贤愚成败,靡不载叙,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篇,“黄帝”解释为五帝之首。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他得到各部落的拥戴,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打败炎帝,又在涿鹿(今属河北)击杀蚩尤,被拥戴为部落联盟的领袖。传说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都创始于黄帝时期。唐:唐尧。相传为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陶唐氏,名放勋。传曾设官掌管时令,制定历法。虞:虞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姚姓,名重华。他巡行四方,除去四凶,选拔贤人,治理民事。 原文 »

〔6〕出自《三国志》韩崔高孙王传中的「鲁相上言:“汉旧立孔子庙,褒成侯岁时奉祠;辟雍行礼,必祭先师;王家出谷,春秋祭祀。今宗圣侯奉嗣,未有命祭之礼;宜给牲牢,长吏奉祀,尊为贵神。”制府议。博士傅祗以“《春秋》传言立在祀典,则孔子是也。宗圣适足继绝世,彰盛德耳;至于显立言,崇明德,则宜如鲁相所上。”林议以为:“宗圣侯亦以王命祀,不为未有命也。周武王封黄帝、尧、舜之后,及立恪;禹、汤之世,不列于时,复特命他官祭也。今周公以上,达于皇,忽焉不祀,而其礼经亦存其言;今独祀孔子者,以世近故也。以大夫之后,特受无疆之祀;礼过古帝,义逾汤、武。可谓崇明报德矣,无复重祀于非族也。”明帝又分林邑,封子列侯。正始年,薨,谥曰孝侯。子述嗣。」篇,“黄帝”解释为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曾击败炎帝,攻杀蚩尤,被拥戴为部落联盟的领袖。事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封黄帝、尧、舜之后:周武王灭商之后,追怀先代圣王,于是封神农、黄帝、尧、舜、禹的后代。见《史记》卷四《周本纪》。 原文 »

〔7〕出自《山海经》第二卷 西山经-西次三经中的「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有而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篇,“黄帝”解释为传说中中原各族的祖先,姬姓,少典之子,号轩辕氏、有熊氏。飨(xiǎnɡ):用酒食招待客人。 原文 »

〔8〕出自《山海经》第十四卷 大荒东经中的「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篇,“黄帝”解释为传说中原各族的祖先,姬姓,为少典之子,号轩辕氏、有熊氏。 原文 »

〔9〕出自《山海经》第十七卷 大荒北经中的「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篇,“黄帝”解释为传说中中原各族的祖先,姬姓,少典之子,号轩辕氏、有熊氏。女魃(bá):旱魃,相传是不长一根头发的光秃女神,她所居住的地方,天不下雨。 原文 »

〔10〕出自《山海经》第十七卷 大荒北经中的「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有人名曰犬戎。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有赤兽,马状,无首,名曰戎宣王尸。」篇,“黄帝”解释为传说是中原各族的祖先,姬姓,少典之子,号轩辕氏、有熊氏。 原文 »

〔11〕出自《山海经》第十八卷 海内经中的「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篇,“黄帝”解释为传说是中原各族的祖先,姬姓,少典之子,号轩辕氏、有熊氏。雷祖:嫘祖,传说为西陵氏之女,黄帝的正妃。 原文 »

〔12〕出自《山海经》第十八卷 海内经中的「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上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暤爰过,黄帝所为。」篇,“黄帝”解释为传说是中原各族的祖先,姬姓,少典之子,号轩辕氏、有熊氏。 原文 »

〔13〕出自《山海经》第十八卷 海内经中的「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篇,“黄帝”解释为传说是中原各族的祖先,姬姓,少典之子。 原文 »

〔14〕出自《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曹操版中的「曹操版」篇,“黄帝”解释为名轩辕,传说中我国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他曾打败炎帝和蚩尤,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汤:商朝开国的君主,是他伐桀,灭掉夏朝。武:周武王,是他伐纣,灭掉商朝,建立周朝。咸:都。干戚:盾牌和斧,古代兵器。济:救助。 原文 »

〔15〕出自《古文观止》《国语》中的「展禽论祀爰居」篇,“黄帝”解释为姬姓,号轩辕氏,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 原文 »

下一词汇:稽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