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狐突的解释

狐突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古文观止》《礼记》中的「晋献公杀世子申生」篇,“狐突”解释为姓狐名突,字伯。他曾劝申生逃往别国,申生没有听,最后遭骊姬陷害而死。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中的「刘封者,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及先主入蜀,自葭萌还攻刘璋;时封年余,有武艺,气力过人,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益州既定,以封为副军中郎将。初,刘璋遣扶风孟达,副法正,各将兵千人,使迎先主;先主因令达并领其众,留屯江陵。蜀平后,以达为宜都太守。建安年,命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达所害。达将进攻上庸,先主阴恐达难独任;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会上庸。上庸太守申耽举众降,遣妻子及宗族诣成都。先主加耽征北将军,领上庸太守,员乡侯如故。以耽弟仪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迁封为副军将军。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又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魏文帝善达之姿(才容)容才观,以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合房陵、上庸、西城郡立以为新城郡,以达领新城太守。遣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与达共袭封。达与封书曰:古人有言:“疏不间亲,新不加旧。”此谓上明下直,谗慝不行也。若乃权君谲主,贤父慈亲,犹有忠臣蹈功以罹祸,孝子抱仁以陷难;种、商、白起、孝己、伯奇,皆其类也。其所以然,非骨肉好离,亲亲乐患也:或有恩移爱易,亦有谗间其间;虽忠臣不能移之于君,孝子不能变之于父者也。势利所加,改亲为仇;况非亲亲乎?故申生、卫伋、御寇、楚建禀受形之气,当嗣立之正,而犹如此。今足下与汉中王,道路之人耳!亲非骨血而据势权,义非君臣而处上位;征则有偏任之威,居则有副军之号:远近所闻也。自立阿斗为太子以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如使申生从子舆之言,必为太伯;卫伋听其弟之谋,无彰父之讥也。且小白出奔,入而为霸;重耳逾垣,卒以克复。自古有之,非独今也。夫智贵免祸,明尚夙达。仆揆汉中王虑定于内,疑生于外矣;虑定则心固,疑生则心惧;乱祸之兴作,未曾不由废立之间也。私怨人情,不能不现,恐左右必有以间于汉中王矣。然则疑成怨闻,其发若践机耳。今足下在远,尚可假息时;若大军遂进,足下失据而还,窃相为危之!昔微子去殷,智果别族;违难背祸,犹皆如斯。今足下弃父母而为人后,非礼也;知祸将至而留之,非智也;见正不从而疑之,非义也。自号为丈夫,为此者,何所贵乎!以足下之才,弃身来东,继嗣罗侯,不为背亲也;北面事君,以正纲纪,不为弃旧也;怒不致乱」篇,“狐突”解释为春秋时晋国的大夫。晋献公讨厌太子申生,故意派他去进攻东山的狄族。在战场上,狐突劝申生不要亲自率军冲锋,申生不听。申生击败狄族回朝,在晋献公面前诋毁申生的人反而增多。为了避祸,狐突只好闭门不出。事见《国语·晋语》一。这里意思是要刘封听从劝告。 原文 »

〔3〕出自《国语》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中的「申生伐东山」篇,“狐突”解释为狐偃之父,字伯行。先友:晋国大夫。 原文 »

〔4〕出自《容斋随笔》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中的「狐突言词有味」篇,“狐突”解释为狐突(?—前637),晋国大夫,重耳(晋文公)的外祖父。 原文 »

下一词汇: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