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音乐下-成公子安中的「若乃游崇岗,陵景山,临岩侧,望流川,坐盘石,漱清泉。藉皋兰之猗靡,荫修竹之蝉蜎。乃吟咏而发散,声骆驿而响连。舒蓄思之悱愤,奋久结之缠绵。心涤荡而无累,志离俗而飘然。」篇,“景山”解释为:大山。景,大。 原文 »
〔2〕出自《文选》赞-袁彦伯中的「景山恢诞,韵与道合。形器不存,方寸海纳。和而不同,通而不杂。遇醉忘辞,在醒贻答。」篇,“景山”解释为:徐邈字。恢诞:宽宏旷达。 原文 »
〔3〕出自《山海经》第三卷 北山经-北次三经中的「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上多草、薯[艹与(上下)],其草多秦椒;其阴多赭,其阳多玉。有鸟焉,其状如蛇而四翼、六目、三足,名曰酸与,其鸣自,见则其邑有恐。」篇,“景山”解释为:山名,在今山西闻喜县。 原文 »
〔4〕出自《山海经》第三卷 北山经-北次三经中的「又北二百里,曰景山,有美玉。景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海泽。」篇,“景山”解释为:山名,在今河北境内。 原文 »
〔5〕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八经中的「中次八经荆山之首,曰景山,其上多金、玉,其木多杼、檀。雎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鱼。」篇,“景山”解释为:山名。一说即今湖北房县的聚龙山;一说即今湖北保康县的往佛山。 原文 »
下一词汇: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