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滕文公章句下凡十章中的「“出疆必载质,何也?”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曰:“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 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篇,“晋国”解释为:此处指魏国。 原文 »
〔2〕出自《列子》周穆王篇中的「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国,同行者诳之,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愀然变容。指社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指舍曰:“此若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指垄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昔绐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篇,“晋国”解释为:姬姓,古国名。地有今山西大部,河北、河南和陕西各一部。公元前376年分为韩、赵、魏三国。 原文 »
〔3〕出自《战国策》周穆王篇中的「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篇,“晋国”解释为:指魏国。 原文 »
〔4〕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中的「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篇,“晋国”解释为:这里指魏国;韩赵魏三国瓜分晋国,魏国最为强大,所以用“晋国”指代魏国。 原文 »
〔5〕出自《容斋随笔》梁惠王章句-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中的「五臣注《文选》」篇,“晋国”解释为:此指东晋(317—420)。愍帝建兴五年(317),西晋被前赵所灭,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即位称帝,重建政权,史称东晋。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