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旷然的解释

旷然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军戎-王仲宣中的「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篇,“旷然”解释为开朗貌。 原文 »

〔2〕出自《文选》论三-嵇叔夜中的「善养生者,则不然矣。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白独著。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然后蒸以灵芝,润以醴泉,晞以朝阳,绥以五弦,无为自得,体妙心玄,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若此以往,恕可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何为其无有哉?」篇,“旷然”解释为胸怀开阔貌。 原文 »

〔3〕出自《文选》论四-陆士衡中的「汉矫秦枉,大启侯王,境土逾溢,不遵旧典,故贾生忧其危,朝错痛其乱。是以诸侯阻其国家之富,凭其士民之力,势足者反疾,土狭者逆迟,六臣犯其弱纲,七子衢其漏网,皇祖夷于黥徒,西京病于东帝。是盖过正之灾,而非建侯之累也。然吕氏之难,朝士外顾;宋昌策汉,必称诸侯。逮至中叶,忌其失节,割削宗子,有名无实,天下旷然,复袭亡秦之轨矣。是以五侯作威,不忌万邦;新都袭汉,易于拾遗也。光武中兴,纂隆皇统,而犹遵覆车之遗辙,养丧家之宿疾,仅及数世,奸轨充斥。卒有强臣专朝,则天下风靡,一夫纵衡,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篇,“旷然”解释为空阔貌。谓没有可拱卫天子的诸侯存在。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王卫二刘傅传中的「景初中,受诏作《都官考课》。劭上疏曰:“百官考课,王政之大较,然而历代弗务;是以治典阙而未补,能否混而相蒙。陛下以上圣之宏略,愍王纲之弛颓,神虑内鉴,明诏外发。臣奉恩旷然,得以启矇,辄作《都官考课》条,又作《说略》篇。臣学寡识浅,诚不足以宣畅圣旨,著定典制。”又以为“宜制礼作乐,以移风俗”,著《乐论》篇;事成未上。会明帝崩,不施行。正始中,执经讲学,赐爵关内侯。凡所撰述,《法论》、《人物志》之类百余篇。卒,追赠光禄勋。子琳嗣。」篇,“旷然”解释为豁然开朗的样子。 原文 »

下一词汇:夸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