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丘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三国志》后妃传中的「文德郭皇后,安平广宗人也。祖世长吏。后少而父永奇之曰:“此乃吾女中王也!。”遂以“女王”为字。早失亲,丧乱流离,没在铜鞮侯家。太祖为魏公时,得入东宫。后有智数,时时有所献纳;文帝定为嗣,后有谋焉。太子即王位,后为夫人。及践阼,为贵嫔。甄后之死,由后之宠也。黄初年,将登后位,文帝欲立为后。中郎栈潜上疏曰:“在昔帝王之治天下,不惟外辅,亦有内助;治乱所由,盛衰从之。故西陵配黄,英娥降妫;并以贤明,流芳上世。桀奔南巢,祸阶末喜;纣以炮烙,怡悦妲己。是以圣哲慎立元妃,必取先代世族之家,择其令淑以统宫;虔奉宗庙,阴教聿修。《易》曰:‘家道正而天下定。’由内及外,先王之令典也。《春秋》书宗人衅夏云:‘无以妾为夫人礼。’齐桓誓命于葵丘,亦曰:‘无以妾为妻。”今后宫嬖宠,常亚乘舆。若因爱登后,使贱人暴贵;臣恐后世‘下陵上替’,开张非度,乱自上起也。”文帝不从,遂立为皇后。」篇,“葵丘”解释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民权两县交界地。前 651 年,齐桓公以霸主身份召集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君主,到葵丘结盟,定立誓约多条,史称葵丘之会。见《公羊传》僖公九年。 原文 »
〔2〕出自《孟子》告子章句-告子章句下凡十六章中的「“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今之诸侯皆犯此五禁,故曰,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篇,“葵丘”解释为:地名,春秋时属宋,在今河南兰考。 原文 »
〔3〕出自《古文观止》《左传》中的「齐桓公下拜受胙」篇,“葵丘”解释为:齐国地名,在今河南兰考。 原文 »
〔4〕出自《春秋》《左传》中的「僖公九年」篇,“葵丘”解释为:古地名,位于今河南商丘。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