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聃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庄子》内篇-养生主中的「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 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 也,非人也。”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 “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 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 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 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篇,“老聃”解释为: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原文 »
〔2〕出自《列子》黄帝篇中的「杨朱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也。”杨朱不答。至舍,进涫漱巾栉,脱履户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夫子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弟子欲请,夫子辞行不闲,是以不敢。今夫子闲矣,请问其过。”老子曰:“而睢睢,而盱盱,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杨朱蹴然变容曰:“敬闻命矣!”其往也,舍者迎将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篇,“老聃”解释为:即老子,又称李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始祖,唐高宗亲临鹿邑拜谒,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苦县因为老子被皇帝先后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留下许多与老子相关的珍贵文物。老子是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我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原文 »
〔3〕出自《文选》招隐-王康琚中的「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篇,“老聃”解释为:老聃(dān),即李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做过周朝柱下史。相传他即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柱史:即柱下史,官名。《史记·张丞相列传》:“张丞相苍者,阳武人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索隐》:“周、秦皆有柱下史,谓御史也。所掌及侍立恒在殿柱之下,故老子为周柱下史。今苍在秦代亦居斯职。”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虞陆张骆陆吾朱传中的「评曰:虞翻古之狂直,固难免乎末世;然权不能容,非旷宇也!陆绩之于扬《玄》,是仲尼之左丘明,老聃之严周矣;以瑚琏之器,而作守南越:不亦贼夫人欤?张温才藻俊茂;而智防未备,用致艰患。骆统抗明大义,辞切理至,值权方闭不开。陆瑁笃义规谏,君子有称焉。吾粲、朱据遭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篇,“老聃”解释为:老聃(dān),相传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后退隐,著《老子》。传见《史记》卷六十三。但是《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尚有争论。严周:即庄周(?—前 286)。东汉人避明帝刘庄的讳改。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市东北)人。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做过管理漆树园的小官。著有《庄子》,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在行文上又表现出鲜明的特色。传附《史记》卷六十三《老子列传》。 原文 »
〔5〕出自《庄子》内篇-德充符中的「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 矣。虽今来,何及矣!”无趾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 亡足。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夫天无不覆,地 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孔子曰:“丘则 陋矣!夫子胡不入乎?请讲以所闻。”无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 !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 无趾语老聃曰:“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彼 且以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老聃曰: “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 ”无趾曰:“天刑之,安可解!”」篇,“老聃”解释为:即老子。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