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礼官的解释

礼官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京都上-班孟坚中的「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大汉初定,日不暇给。至于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以兴废继绝,润色鸿业。是以众庶悦豫,福应尤盛。白麟、赤雁、芝房、宝鼎之歌,荐于郊庙,神雀、五凤、甘露、黄龙之瑞,以为年纪。故言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褒、刘向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倪宽、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刘德、太子太傅萧望之等,时时间作。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故孝成之世,论而录之,盖奏御者千有余篇。而后大汉之文章,炳焉与三代同风。」篇,“礼官”解释为掌礼仪之官。 原文 »

〔2〕出自《文选》符命-扬子云中的「权舆天地未袪,睢睢盱盱。或玄而萌,或黄而牙。玄黄剖判,上下相呕。爰初生民,帝王始存。在乎混混茫茫之时,舋闻罕漫,而不昭察,世莫得而云也。厥有云者,上罔显于羲皇,中莫盛于唐、虞,迩靡著于成周。仲尼不遭用,《春秋》困斯发。言神明所祚、兆民所托,罔不云道德仁义礼智。独秦屈起西戎,邠荒岐雍之疆。因襄、文、宣、灵之僭迹,立基孝公,茂惠文,奋昭、庄。至政破纵擅衡,并吞六国,遂称乎始皇。盛从鞅、仪、韦、斯之邪政,驰骛起、翦、恬、贲之用兵。刬灭古文,刮语烧书,弛礼崩乐,涂民耳目,遂欲流唐漂虞,涤殷荡周,然除仲尼之篇籍。自勒功业,改制度轨量,咸稽之于秦纪。是以耆儒硕老,抱其书而远逊;礼官博士,卷其舌而不谈;来仪之鸟,肉角之兽,狙犷而不臻;甘露嘉醴,景曜浸潭之瑞潜;大茀经 ,巨狄鬼信之妖发。神歇灵绎,海水群飞。二世而亡,何其剧与!」篇,“礼官”解释为掌礼仪的官员。博士:六国时有博士,秦汉相承,诸子、诗赋、术数、方技,都立博士。 原文 »

〔3〕出自《周礼》春官 宗伯-叙官中的「礼官之属:大宗伯,卿一人;小宗伯,中大夫二人;肆师,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篇,“礼官”解释为上节云春官宗伯“掌邦礼”,故称春官系统官员为“礼官”,即主管礼制之官。 原文 »

下一词汇: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