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柳下惠的解释

柳下惠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书下-嵇叔夜中的「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之哉!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故君子百行,殊涂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论。且延陵高子臧之风,长卿慕相如之节,志气所托,不可夺也。」篇,“柳下惠”解释为即展禽,名获,字季。春秋时期鲁国的贤人。居柳下,卒谥号“惠”。东方朔:字曼倩,汉武帝时的名士。以诙谐机智著称。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中的「何夔字叔龙,陈郡阳夏人也。曾祖父熙,汉安帝时官至车骑将军。夔幼丧父,与母兄居,以孝友称。长尺寸,容貌矜严。避乱淮南。后袁术至寿春,辟之;夔不应,然遂为术所留。久之,术与桥蕤俱攻围蕲阳,蕲阳为太祖固守。术以夔彼郡人,欲胁令说蕲阳。夔谓术谋臣李业曰:“昔柳下惠闻伐国之谋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斯言何为至于我哉!’”遂遁匿潜山。术知夔终不为己用,乃止。术从兄山阳太守遗母,夔从姑也;是以虽恨夔,而不加害。建安年,夔将还乡里;度术必急追,乃间行得免。明年到本郡。」篇,“柳下惠”解释为即展禽。春秋时鲁国大夫。展氏,名获,字禽。其食邑在柳下,谥号为惠。以讲求礼仪著名。下面他所说的话,见《春秋繁露》卷九。 原文 »

〔3〕出自《传习录》卷下-钱德洪录中的「问:“孟子‘巧力圣智’之说,朱子云:‘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何如?”先生曰:“三子固有力,亦有巧。巧、力实非两事,巧亦只在用力处,力而不巧,亦是徒力。三子譬如射,一能步箭,一能马箭,一能远箭。他射得到俱谓之力,中处俱可谓之巧。但步不能马,马不能远,各有所长,便是才力分限有不同处。孔子则三者皆长。然孔子之和只到得柳下惠而极,清只到得伯夷而极,任只到得伊尹而极,何曾加得些子?若谓‘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则其力反过孔子了。巧、力只是发明圣、知之义,若识得圣,知本体是何物,便自了然。”」篇,“柳下惠”解释为即展禽,名获,字禽,春秋时鲁国大夫,食邑在柳下,以善于讲究贵族礼节著称。 原文 »

〔4〕出自《论语》卫灵公篇中的「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篇,“柳下惠”解释为春秋 中期鲁国大夫,姓展名获,又名禽,他受封的地名是柳下,“惠"是他的谥号,所以被人们称为柳下惠。立(wèi):同“位”。 原文 »

〔5〕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公孙丑章句上凡九章中的「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篇,“柳下惠”解释为鲁大夫展获其采邑曰柳下,谥曰惠,后世因称柳下惠。 原文 »

下一词汇:刘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