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秘阁的解释

秘阁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吊文-陆士衡中的「元康八年,机始以台郎出补著作,游乎秘阁,而见魏武帝遗令,忾然叹息伤怀者久之。客曰:“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死生者,性命之区域。是以临丧殡而后悲,睹陈根而绝哭。今乃伤心百年之际,兴哀无情之地,意者无乃知哀之可有,而未识情之可无乎?”机答之曰:“夫日食由乎交分,山崩起于朽壤,亦云数而已矣。然百姓怪焉者,岂不以资高明之质而不免卑浊之累,居常安之势而终婴倾离之患故乎?夫以回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内,济世夷难之智而受困魏阙之下。已而格乎上下者藏于区区之木,光于四表者翳乎蕞尔之土。雄心摧于弱情,壮图终于哀志。长筭屈于短日,远迹顿于促路。呜呼!岂特瞽史之异阙景,黔黎之怪颓岸乎!观其所以顾命冢嗣,贻谋四子,经国之略既远,隆家之训亦弘。又云:‘吾在军中,持法是也。至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善乎,达人之谠言矣。持姬女而指季豹,以示四子曰:‘以累汝。’因泣下。伤哉!曩以天下自任,今以爱子托人。同乎尽者无余,而得乎亡者无存。然而婉娈房闼之内,绸缪家人之务,则几乎密与!又曰:‘吾婕妤妓人,皆著铜爵台。于台堂上施八尺床、 帐,朝晡上脯糒之属。月朝十五,辄向帐作妓。汝等时时登铜爵台,望吾西陵墓田。’又云:‘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余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既而竟分焉。亡者可以勿求,存者可以勿违,求与违不其两伤乎?悲夫!爱有大而必失,恶有甚而必得。智惠不能去其恶,威力不能全其爱。故前识所不用心,而圣人罕言焉。若乃系情累于外物,留曲念于闺房,亦贤俊之所宜废乎!”于是遂愤懑而献吊云尔。」篇,“秘阁”解释为国家藏书籍和档案的地方。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徐胡二王传中的「王基字伯舆,东莱曲城人也。少孤,与叔父翁居;翁抚养甚笃,基亦以孝称。年,郡召为吏,非其好也;遂去,入琅邪界游学。黄初中,察孝廉,除郎中。是时青土初定,刺史王凌特表请基为别驾,后召为秘书郎,凌复请还。顷之,司徒王朗辟基,凌不遣。朗书劾州曰:“凡家臣之良,则升于公辅;公臣之良,则入于王职。是故古者侯伯有贡士之礼。今州取宿卫之臣,留秘阁之吏:所希闻也。”凌犹不遣。凌流称青土,盖亦由基协和之辅也。大将军司马宣王辟基;未至,擢为中书侍郎。明帝盛修宫室,百姓劳瘁。基上疏曰:“臣闻古人以水喻民,曰‘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故在民上者,不可以不戒惧。夫民逸则虑易,苦则思难;是以先王居之以约俭,俾不至于生患。昔颜渊云东野子之御,马力尽矣而求进不已,是以知其将败。今事役劳苦,男女离旷。愿陛下深察东野之弊,留意舟水之喻;息奔驷于未尽,节力役于未困。昔汉有天下,至孝文时唯有同姓诸侯;而贾谊忧之曰:‘置火积薪之下而寝其上,因谓之安也。’今寇贼未殄,猛将拥兵;检之则无以应敌,久之则难以遗后。当盛明之世,不务以除患;若子孙不竞,社稷之忧也。使贾谊复起,必深切于曩时矣。”散骑常侍王肃著诸经传解及论定朝仪,改易郑玄旧说;而基据持玄义,常与抗衡。迁安平太守,公事去官。」篇,“秘阁”解释为官署名。即皇家图书馆和档案馆。秘阁之吏指王基曾经当过的秘书郎。 原文 »

〔3〕出自《容斋随笔》徐胡二王传中的「《续树萱录》」篇,“秘阁”解释为宋代官方藏书机构,藏三馆真本书籍及字画,设置判秘阁、直秘阁、秘阁校理等职。元丰改制以后,并入秘书省。 原文 »

〔4〕出自《梦溪笔谈》故事一中的「四处藏书」篇,“秘阁”解释为收藏珍贵书籍的地方。 原文 »

下一词汇:秘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