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教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世说新语》德行 第一中的「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篇,“名教”解释为:封建礼教。 原文 »
〔2〕出自《文选》启-任彦昇中的「臣门绪不昌,天道所昧,忠遘身危,孝积家祸,名教同悲,隐沦惆怅。而年世贸迁,孤裔沦塞,遂使碑表芜灭,丘树荒毁,狐兔成穴,童牧哀歌。感慨自哀,日月缠迫。」篇,“名教”解释为:指封建社会的等级名分和礼教。这里指名教之士,王隐属名教之士。 原文 »
〔3〕出自《文选》弹事-任彦昇中的「臣谨案:新除中军参军臣刘整,闾阎 茸,名教所绝。直以前代外戚,仕因纨裤,恶积衅稔,亲旧侧目,理绝通问,而妄肆丑辞;终夕不寐,而谬加大杖。薛包分财,取其老弱。高凤自秽,争讼寡嫂。未见孟尝之深心,唯敩文通之伪迹。昔人睦亲,衣无常主;整之抚侄,食有故人。何其不能折契钟庾,而襜帷交质?人之无情,一何至此!实教义所不容,绅冕所共弃。」篇,“名教”解释为:士君子之道德标准。绝:弃。 原文 »
〔4〕出自《文选》史论上-干令升中的「昔周之兴也,后稷生于姜嫄,而天命昭显,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其诗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又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又曰:“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至于公刘,遭狄人之乱,去邰之豳,身服厥劳。故其诗曰:“乃裹糇粮,于橐于囊。”“陟则在 ,复降在原。”以处其民。以至于太王,为戎翟所逼,而不忍百姓之命,杖策而去之。故其诗曰:“来朝走马,帅西水浒,至于岐下。”周民从而思之,曰:“仁人不可失也!”故从之如归市。居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三年五倍其初。每劳来而安集之。故其诗曰:“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以至于王季,能貊其德音。故其诗曰:“克明克类,克长克君”,“载锡之光”。至于文王,备修旧德,而惟新其命。故其诗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由此观之,周家世积忠厚,仁及草木,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耇,养老乞言,以成其福禄者也。而其妃后,躬行四教,尊敬师傅,服浣濯之衣,修烦辱之事,化天下以妇道。故其诗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是以汉滨之女,守絜白之志;中林之士,有纯一之德。故曰文武自《天保》以上治内,《采薇》以下治外,始于忧勤,终于逸乐。于是天下三分有二,犹以服事殷;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犹曰天命未至。以三圣之智,伐独夫之纣,犹正其名教,曰逆取顺守;保大定功,安民和众,犹著《大武》之容,曰未尽善也。」篇,“名教”解释为:名分教化。 原文 »
〔5〕出自《太平广记》谄佞中的「张岌」篇,“名教”解释为:指以正名定分为主的封建礼教。来源于儒家的孔孟之道。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