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梁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墨子》鲁问中的「鲁阳文君将攻郑,子墨子闻而止之,谓阳文君曰:“今使鲁四境之内,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杀其人民,取其牛马、狗豕、布帛、米粟、货财,则何若?”鲁阳文君曰:“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子墨子曰:“夫天之兼有天下也,亦犹君之有四境之内也。今举兵将以攻郑,天诛亓不至乎?”鲁阳文君曰:“先生何止我攻郑也?我攻郑,顺于天之志。郑人三世杀其父,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我将助天诛也。”子墨子曰:“郑人三世杀其父,而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天诛足矣。今又举兵,将以攻郑,曰:‘吾攻郑也,顺于天之志。譬有人于此,其子强梁不材,故其父笞之,其邻家之父,举木而击之,曰:‘吾击之也,顺于其父之志。’则岂不悖哉?”」篇,“强梁”解释为:凶暴,强横。强梁不材:强横不成材。 原文 »
〔2〕出自《太平广记》无赖中的「韩令珪」篇,“强梁”解释为:凶暴,强横,不讲理。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程郭董刘蒋刘传中的「后昭建议:“宜修古,建封等。”太祖曰:“建设等者,圣人也;又非人臣所制,吾何以堪之?”昭曰:“自古以来,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有今日之功,未有久处人臣之势者也。今明公耻有惭德而未尽善,乐保名节而无大责,德美过于伊、周,此至德之所极也。然太甲、成王,未必可遭;今民难化,甚于殷、周。处大臣之势,使人以大事疑己,诚不可不重虑也。明公虽迈威德,明法术,而不定其基,为万世计,犹未至也。定基之本,在地与人;宜稍建立,以自藩卫。明公忠节颖露,天威在颜;耿弇床下之言,朱英无妄之论,不得过耳。昭受恩非凡,不敢不陈。”后太祖遂受魏公、魏王之号,皆昭所创。及关羽围曹仁于樊,孙权遣使,辞以“遣兵西上,欲掩取羽。江陵、公安累重,羽失城,必自奔走;樊军之围,不救自解。乞密不漏,令羽有备”。太祖诘群臣,群臣咸言宜当密之。昭曰:“军事尚权,期于合宜。宜应权以密,而内露之:羽闻权上,若还自护,围则速解,便获其利;可使两贼相对衔持,坐待其弊。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又围中将吏不知有救,计粮怖惧;傥有他意,为难不小。露之为便。且羽,为人强梁,自恃城守固,必不速退。”太祖曰:“善!”即敕救将徐晃:以权书射著围里及羽屯中。围里闻之,志气百倍;羽果犹豫。权军至,得其城,羽乃破败。」篇,“强梁”解释为:横蛮霸道。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