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愀然的解释

愀然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荀子》修身篇 第二中的「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诗》曰:“噏噏呰呰,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此之谓也。」篇,“愀然”解释为 愀(qiǎo)然,忧惧。 原文 »

〔2〕出自《庄子》杂篇-渔父中的「孔子愀然而叹,再拜而起,曰:“丘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 宋,围于陈蔡。丘不知所失,而离此四谤者何也?”客凄然变容曰: “甚矣,子之难悟也!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 ,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 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子审仁义之间,察同异之际,观动 静之变,适受与之度,理好恶之情,和喜怒之节,而几于不免矣。谨 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今不修之身而求之人 ,不亦外乎!” 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 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屯,强亲者 ,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 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其用于人理也,事亲则慈孝,事君则 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忠贞以功为主,饮酒以乐为主,处 丧以哀为主,事亲以适为主。功成之美,无一其迹矣;事亲以适,不 论所以矣;饮酒以乐,不选其具矣;处丧以哀,无问其礼矣。礼者, 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 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禄禄而受 变于俗,故不足。惜哉,子之蚤湛于伪而晚闻大道也!” 孔子再拜而起曰:“今者丘得遇也,若天幸然。先生不羞而比之服 役而身教之。敢问舍所在,请因受业而卒学大道。”客曰:“吾闻之 ,可与往者,与之至于妙道;不可与往者,不知其道。慎勿与之,身 乃无咎。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剌船而去,延缘苇间。 颜渊还车,子路授绥,孔子不顾,待水波定,不闻拏音而后敢乘。 子路旁车而问曰:“由得为役久矣,未尝见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万 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傲之容。今 渔父杖拏逆立,而夫子曲要磬折,言拜而应,得无太甚乎!门人皆怪 夫子矣,渔父何以得此乎!”孔子伏轼而叹,曰:“甚矣,由之难化 也!湛于礼义有间矣,而朴鄙之心至今未去。进,吾语汝:夫遇长不 敬,失礼也;见贤不尊,不仁也。彼非至人,不能下人。下人不精, 不得其真,故长伤身。惜哉!不仁之于人也,祸莫大焉,而由独擅之。 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 顺之则成。故道之所在,圣人尊之。今之渔父之于道,可谓有矣,吾 敢不敬乎!”」篇,“愀然”解释为愀(qiǎo)然,惭愧状。 原文 »

〔3〕出自《列子》周穆王篇中的「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国,同行者诳之,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愀然变容。指社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指舍曰:“此若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指垄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昔绐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篇,“愀然”解释为愀(qiǎo)然,形容神色变得严肃或者不愉快。 原文 »

〔4〕出自《列子》仲尼篇中的「仲尼闲居,子贡入侍,而有忧色。子贡不敢问,出告颜回。颜回援琴而歌。孔子闻之,果召回入,问曰:“若奚独乐?”回曰:“夫子奚独忧?”孔子曰:“先言尔志。”曰:“吾昔闻之夫子曰:‘乐天知命故不忧’,回所以乐也。”孔子愀然有间曰:“有是言哉?汝之意失矣。此吾昔日之言尔,请以今言为正也。汝徒知乐天知命之无忧,未知乐天知命有忧之大也。今告若其实:修一身,任穷达,知去来之非我,亡变乱于心虑,尔之所谓乐天知命之无忧也。曩吾修《诗》、《书》,正《礼》、《乐》,将以治天下,遣来世;非但修一身,治鲁国而已。而鲁之君臣日失其序,仁义益衰,情性益薄。此道不行一国与当年,其如天下与来世矣?吾始知《诗》、《书》、《礼》、《乐》无救于治乱,而未知所以革之之方。此乐天知命者之所忧。虽然,吾得之矣。夫乐而知者,非古人之所谓乐知也。无乐无知,是真乐真知;故无所不乐,无所不知,无所不忧,无所不为。《诗》、《书》、《礼》、《乐》,何弃之有?革之何为?”颜回北面拜手曰:“回亦得之矣。”出告子贡。子贡茫然自失,归家淫思七日,不寝不食,以至骨立。颜回重往喻之,乃反丘门,弦歌诵书,终身不辍。」篇,“愀然”解释为愀(qiǎo)然,形容神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 原文 »

〔5〕出自《文选》文-任彦昇中的「朕长驱樊、邓,直指商郊;因藉时来,乘此历运,当扆永念,犹怀惭德。何者百王之弊,齐季斯甚?衣冠礼乐,扫地无余。斫雕刓方,经纶草昧。采三王之礼,冠履粗分;因六代之乐,宫判始辨。而百度草创,仓廪未实。若终、亩不税,则国用靡资;百姓不足,则恻隐深虑。每时入刍藁,岁课田租,愀然疚怀,如怜赤子。今欲使朕无满堂之念,民有家给之饶,渐登九年之畜,稍去关市之赋。子大夫当此三道,利用宾王,斯理何从,伫闻良说。」篇,“愀然”解释为愀(qiǎo)然,忧惧貌。疚怀:不安于心。 原文 »

〔6〕出自《文选》诔下-颜延年中的「世霸虚礼,州壤推风。孝惟义养,道必怀邦。人之秉彝,不隘不恭。爵同下士,禄等上农。度量难钧,进退可限。长卿弃官,稚宾自免。子之悟之,何悟之辩?赋诗归来,高蹈独善。亦既超旷,无适非心。汲流旧 ,葺宇家林。晨烟暮霭,春煦秋阴。陈书辍卷,置酒弦琴。居备勤俭,躬兼贫病。人否其忧,子然其命。隐约就闲,迁延辞聘。非直也明,是惟道性。纠 斡流,冥漠报施。孰云与仁,实疑明智。谓天盖高,胡愆斯义?履信曷凭?思顺何置?年在中身,疢维痁疾。视死如归,临凶若吉。药剂弗尝,祷祀非恤。傃幽告终,怀和长毕。呜呼哀哉!敬述靖节,式尊遗占:存不愿丰,没无求赡;省讣却赙,轻哀薄敛;遭壤以穿,旋葬而窆。呜呼哀哉!深心追往,远情逐化。自尔介居,及我多暇,伊好之洽,接阎邻舍。宵盘昼憩,非舟非驾。念昔宴私,举觞相诲:独正者危,至方则碍;哲人卷舒,布在前载;取鉴不远,吾规子佩。尔实愀然,中言而发:违众速尤,迕风先蹶;身才非实,荣声有歇。睿音永矣,谁箴余阙?呜呼哀哉!仁焉而终,智焉而毙。黔娄既没,展禽亦逝。其在先生,同尘往世。旌此靖节,加彼康惠。呜呼哀哉!」篇,“愀然”解释为正色貌。 原文 »

〔7〕出自《太平广记》报应征应中的「唐肃宗」篇,“愀然”解释为忧愁貌。 原文 »

下一词汇:亲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