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青碧的解释

青碧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山海经》第二卷 西山经-西次二经中的「又西北五十里,曰高山,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其中多磬石、青碧。?」篇,“青碧”解释为青色的玉石。雄黄:一种含硫化砷的矿石,为橘黄色。 原文 »

〔2〕出自《山海经》第三卷 北山经-北山一经中的「又北二百里,曰带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马,一角有错,其名曰?疏,可以辟火。有鸟焉,其状如乌,五采而赤文,名曰鵸鵌,是自为牝牡,食之不疽?。彭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芘湖之水,其中多儵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篇,“青碧”解释为青色的玉石。 原文 »

〔3〕出自《山海经》第三卷 北山经-北山一经中的「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其中多之[鱼巿(左右)][鱼巿]鱼,食之杀人。」篇,“青碧”解释为青色的玉石。 原文 »

〔4〕出自《山海经》第三卷 北山经-北次二经中的「又北二百里,曰狐岐之山,无草木,多青碧。胜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汾水,其中多苍玉。」篇,“青碧”解释为青色的玉石。 原文 »

〔5〕出自《山海经》第三卷 北山经-北次三经中的「又东二百里,曰虫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于河;薄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黄泽。」篇,“青碧”解释为青色的玉石。 原文 »

〔6〕出自《山海经》第三卷 北山经-北次三经中的「又北百里,曰绣山,其上有玉、青碧,其木多栒,其草多芍药、芎?。洧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有鳠、黾。」篇,“青碧”解释为青色的玉石。 原文 »

〔7〕出自《山海经》第三卷 北山经-北次三经中的「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蒲夷之鱼。其上有玉,其下多青碧」篇,“青碧”解释为青色的玉石。 原文 »

下一词汇:愀然